朱禹同: 在愿望的最后一个季节

我开始写这篇树英成长的时候,还有差不多十所RD学校的结果没有出,无法以那个看到梦校Congratulations的瞬间开头,实属遗憾。(也有可能并没有这个瞬间)

之所以现在动笔写,是因为老板开始催了。(小编麻烦把这句话去掉)

其实应该现在动笔。等10天之后结果都出了,若是录得好难免飘飘欲仙,若是录得不好难免内心彷徨,写出来的文字就只能是「当时的心情」而非「成长」。而此时,三天前刚被UCLA录取的我,暂时停止了对我对于Gap Year的担忧,对接下来还没出的十几所学校还抱有憧憬。前有通路,后见归途,这情况比较适合回忆。

过去这6个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12月15号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那天早上我睡到了8点50分,被老板的第七条消息吵醒。

2016年12月15日 上午7: 20

DTR:怎么样怎么样

2016年12月15日 上午7: 41

DTR:我的天哪

DTR:你要急死我了

2016年12月15日 上午8: 31

DTR:怎么样 怎么样

2016年12月15日 上午8: 49

DTR:你去哪了!

DTR:真的急死我了

我不知所云,因为我之前一直以为西北大学的提前录取(Early Decision)放榜时间是美国的12月15日,即中国的12月16日。我穿着睡衣匆匆忙忙跑到到电脑前,打开屏幕,打开邮箱,打开邮件,打开链接。Chrome浏览器加载了几秒,屏幕下的进度条在停滞了一会后突然消失,视线上移,紫色的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下,「We are deferring a final decision on your application」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接着就被拉进了树英最温暖的“ED没录”群,群聊里满眼都是爱心emoji。

去年10我月提交了西北大学的ED申请,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安娜堡、弗吉尼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EA申请。除了最后一个录取了之外,在第一轮其他无一例外被Defer。其实现在回头想想也完全合理:虽然我主要申请心理学,但我的活动里只有一个不太系统的校内研究和一些勉强擦边的学生组织,虽然我标化还不错,但面试却相对平淡无奇。

在收到了去年最后一封Defer之后,我一时不太确定自己的定位了。

那天,楚爽主动找我谈了很久,这谈话也让我开始回想我的申请季。

高二的寒假,我那时刚加入树英,靠着半个月的集中刷题,考出了不错的SAT成绩。如今回想,那么早就结束了SAT,其实让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脚不塌地。

SAT突然结束,我便想着去填满自己的简历。由于高标化给了我自信,我在许多自己其实并没那么懂的领域,自以为懂地做了很多活动。尽管在树英负责活动的颖杰老师在看完我的平权调查问卷后用力地皱起了眉头,尽管做的自媒体和社团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和影响,我直到申请季结束了才慢慢意识到,我当初应该先学会思考再去学习发声先学会思考再去学习发声这算是我对整个高二最大的感触了。

在不求甚解的活动中我度过了忙碌又无为的高二,申请季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我需要关注各种截止日期的时间了。

接下来的故事和其他人的就差不多了。参加树英的essay班,和树英各位老师们挖掘自己的故事,并把它们以反复打磨的文字呈现出来。和老板大姐讨论的学校特点,敲定、修改、再敲定我的选校名单。和Jade、颖杰、璐璐反复核对自己的申请材料,和凯音一起构思活动列表和推荐信,最后点下屏幕上红红的Submit。

我停止了回想,横在我面前的是还有十天就要结束的RD轮申请。之后我几乎每天都泡在树英。原本我只计划申15所学校,在第一轮不甚理想的申请结果后,我和老板重新修改了选校,艰难地加了4所学校。我找到周欣老师,在他的帮助下多做了一份Art Portfolio。我找到颖杰、邢昊学长、文书老师Daniel,和他们一起重新构思,多改了三稿的主文书。我换掉了我活动列表里一个有些鸡肋的活动,给所有学校提交了InitialView,又在官网上寻找所有可以申请的面试。

之前听别人说申请季使人的成长,我都会怀疑是鸡汤,而当我真正经历过之后,我才意识到其所言不假。如果我一开始就被梦校录取,我可能不会去回想自己早早结束的标化,随随便便的活动和或许过于严谨的处事方式。我相信这才是申请季给我最大的收获,它用不甚理想的结果来逼着我走出井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待世界的方式;它用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将我置身于世间百态,让我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现在再次回想我的申请季,虽有遗憾,但我已经足够足够幸运了。在体制内高中申请如此惨烈的一年,我虽没有被我的dream school录取,但有幸在RD阶段收到了9所学校的Offer,让我得以在众多的未来中可以多加选择。我虽很少剖析自己,但有幸在树英碰到了善于发掘的导师们,让我得以呈现属于我的故事。我虽口语一般又不善言辞,但有幸有老板、Sarah和Daniel给我轮番模拟面试,提出意见,总算是让我没有搞砸最后几次面试。

最后,我发现我欠许多人一个谢谢。

那些一同走过申请季的伙伴们,无论是在树英还是在西南位育,我们一起在漫长的二月中满怀期待,在尘埃落定后或互相安慰,或衷心祝贺,这半年是最无法重来的时光,愿你们前程似锦。

那些领着我走过申请季的树英老师和树英所有的学长学姐们,在我沮丧和怀疑的日子里,你们让我相信「在漫长的岁月里,终会有彗星出现,狂风乍起」。

最后我想把这句谢谢送给我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支持着我做出每一个决定,始终对我怀有期待却不苛刻,能有你们在我背后,我感到无比荣幸。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