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5 | Congratulations from UChicago
2015年3月13日,我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起床为即将到来的各门AP考试准备着。翻开书,呆坐在书桌前,任时间一点点流逝,思绪完全无法沉浸在学习中。再过24个小时就是芝加哥大学的放榜日,我不禁又想起了几个月前的某个晚上,同样是这样满心期待,期待着手机闪现一条邮箱提醒,期待着打开邮箱看到让人欣喜若狂的单词。可是那一晚,迎接我的是邮件上委婉却又刻意用黑体加粗的DEFER,更是我妈得知结果之后转身离去的一声叹息。
故事进展到这里仿佛已经走到了尾声,申请季接二连三的拒信和defer让我身心俱疲,也许当初本就不该有奢望,不选择出国,不选择给自己定下那么高的目标,我还是可以继续在盐城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我带着这种绝望的心情在3月14号早上打开邮箱,鼓足勇气点开链接,看到申请结果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生命从此将被彻底改写。
Congratulations!
人生中第一次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单词反应了那么久,我一遍一遍在确认我没有看错,这是真的,我真的被录取了!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在电脑前留下了泪水。
回想过去的一年多,我不禁感叹,自己成长了这么多。回想一年多前我从盐城去上海新东方上课,第一次知道托福,第一次知道SAT,第一次知道申请美国大学。当时课下闲聊,老师让我有空可以去看看树英,找DTR聊聊。于是带着无限期待,我和老爸老妈决定去树英看看。清晰地记得当我走进这个生气盎然的办公室时,立刻被它这种清新的气质所吸引,墙上挂着的学校校徽让我神往。那天和DTR聊完后,我就决定来树英开始攻克申请季的第一座大山——托福。我当时在树英学托福是报了30小时1对1课程,四位老师分别给我上课,几乎实打实的干货让我收获颇丰,我在一个月的课程中很快掌握了托福各项所需要的解题技巧,课下这四位老师也如同我的人生导师给了我很多指导,树英负责的助教们也会每天督促我背单词做题目。一个月课程结束后我便去参加了第一场托福考试,首战109分也让我稍微缓了一口气。在此真的很感激老师们的教导,阅读老师罗蓉,听力老师DTR,写作老师江辰欣,以及最美的口语老师瞿力,谢谢你们让我在短短一个月能让我托福从83分到109分。
六月的我,各种焦虑不安夹杂在一起达到了顶峰。考试还没到理想的成绩,文书却又要开始准备。这时候,我也已经和DTR、大姐谈过好几轮关于文书主题的确定,依然毫无进展。直到6月份我还没有想到任何可以值得写的话题,整个人也变得烦躁不安,可以说那段构思essay的日子是非常痛苦的。在这里,我真的要好好感谢大姐,就在我准备随便找个保险而又传统的主题时,大姐提议说“你可以试试看第三题,挑战一个信仰的那个”。第三题?这几乎是所有学生都不敢触碰的题目,如何去定义信仰?如何去描述自己挑战一种长久以来被人们深信不疑的思想?这简直是自寻死路嘛……我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大姐说:“对自己要有信心,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素材,写写看?”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有了想要表达的欲望,赶紧开动起来,于是内心的想法一股脑儿全部写出来,也不管什么逻辑,什么顺序。结果更是令我喜出望外,大姐觉得初稿写得很不错,可以修改啦!之后再经过和DTR、大姐、Kerri的反复构思和雕琢,终于成就了日后那篇“religion essay”。现在回想,明知宗教话题在essay中是个大禁忌,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并最终成就了这篇好文章。不尝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之后我理所当然的认为,long essay都已经基本确定好主题了,文书这部分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了吧。【摇头。呵呵。】真是too young,too naïve……我至今仍记得看到UChicago的文书题目时,自己狠狠的咽了一口唾沫。竟然还有这样奇葩的题目?!“奇数有什么奇特的?”“找一个不能被翻译的词并说明原因?”……怎么破?!当时我看到这题目,脑中反应出的第一个词汇就是“大锅饭”,就尝试先写一稿吧。但是后来无论怎么修改,总是没办法在文中体现出“自我”,总是写着写着就把自己“丢”了。暑假的时候树英组织peer editing,借此机会拜读了其他同学的大作,顿时知道了什么叫做差距……我当时自己都准备,如果第二稿还是不能on the right track的话,就立刻换!主!题!不过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Kimberly。
第一次见Kimberly她就是很安静的坐在大厅,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一个学生。但后来听一姐徐琪说Kimberly很厉害哦,被她修改过的文书都超赞。于是我这个当时正处于瓶颈期的渣渣就去了。她仔细地看完了我的文书并询问了一些关于主旨的问题后,便告诉我其实文章和自己的个性结合起来并不难,立刻又刷刷刷在维基百科上找了一大堆资料和我开始研究。从毛主席到大跃进,从小悦悦到Kitty Genovese,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内容广泛又不失重点,深入浅出。后来渐渐和Kimberly熟悉了,每天和她一起探讨,每一版文书她都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建议,然后挨个试验打磨看效果。最后,一篇毫无亮点的文书就这样华丽丽的逆袭了。
暑假结束,我就开始着手准备SAT了。所有人都在为我的成绩担心,用DTR的话来说,就是“我以前最担心的现在不担心,以前不担心的是现在最担心的”。好吧,再考呗,还能怎样。我又风风火火的开始了漫漫的复习之路,十月份成绩delay,所有计划都被打乱,等我再次看到成绩的时候,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傻了,有一种整个人被一下子掏空的感觉,欲哭无泪。我妈妈在我旁边静静的看着我,没说什么。我的内心极度挣扎,有痛苦,也有不甘。最终,我还是和妈妈说出了“我不考了,就这样吧”。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自暴自弃。
妈妈没有说什么,悄悄的走了出去。而我再也忍不住,痛哭流涕。有人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我除了怨自己suck,还能怨谁?我父母都劝我说再考一次,但我无论怎么都不肯。因为这时的我害怕失败,害怕看见他们虽然失望但为了鼓励我仍要强颜欢笑的面孔。我拒绝了所有人的鼓励。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还妄想申请什么TOP10。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DTR打电话和我聊了很久很久。虽然我早已忘记了他对我说过什么,但我却清楚的记得,打完电话后,我擦干眼泪,决定再试一次。似乎那次对话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让我重新振作。
按我妈妈后来的话说,我那一次准备考试的状态完全不一样,真的很认真。我想想也是,哪个孩子会让自己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呢。他们都已经步入中年,也已经没什么所求,唯一想看到的不过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立足,能够不用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能体面而又快乐地生活。而我,又怎么能在这节骨眼上自甘堕落呢?
顺利考完试之后,一切照旧。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写我的文书,因为准备考试的原因,我的文书进度已经落了很多,离deadline还有没几天,但是还有很多文书没写好,整个人又是一团糟。很幸运的是,袁老师在最后关头和我一起brainstorm文书主题,写出了和law system有关的Pomona那篇。
12月16日,人生一片灰暗,杜克脆拒。三天之后,UChicago被defer。又过了几天,密歇根安娜堡defer,凯斯西储又是defer!整个人犹如跌进了冰点,看着周围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offer,一下子感觉自己喘不过气,压力山大。压抑久了心情也让我变得极其抑郁。某天我终于承受不了积压着的情绪,找到了郭北辰学姐(也是我当助教时班上的学生)。还记得那晚上我们在衡山路的星巴克聊了很久,我说出了我所有的抑郁,而她也不断用她身边的人和事来鼓励我。也是北辰让我意识到,虽然孤身一人在外,但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能倾听我的想法,帮助我走出困惑,让我看到希望。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也许也是因为我本身心态变得平和了,好事接踵而来。尽管考试成绩11月又被delay了,但通过range我看到了很棒的分数区间。接着,SAT出分,我终于没有让大家失望,考到了自己想要的成绩,几天之后,北卡教堂山的一纸offer让我松了好大一口气,毕竟我也是有书念的人了,当时整个人为之一振,立刻神清气爽。有了成绩,又手握offer,做事都感觉不一样了。也是这时候,我想起了因为之前各种琐事被我抛弃已久的UChicago,于是立刻对她的AO展开了新一轮攻势,各种有关的、无关的、无聊的、没话找话说的love letter开始发往UChi,UChi的AO也真的是很暖人~~每封邮件都会认真回复。
3月14日,I made it!我的申请季终于可以完美而又毫无遗憾的结束了。回望这一切,充满了艰辛和痛楚,不过,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值了。我不仅拿了芝加哥的offer,更重要的是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我这一路上都给予我无私帮助支持的所有人,some call it idealism, we d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