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5 | 从“傻瓜”到“树英人”

 In Student Reflections

2013年前的我,是一名非常典型的中国高中出国党,从小努力学习英语,很早地考完托福和SAT,做了很多社会活动,参加了很多比赛,然后一心想要去一所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高二时参加完全球高中生商业比赛,拿到了世界第一,更加让我觉得我申请什么学校都不会被拒绝。2014年我踏入树英和DTR面试完,他说的话—“依照你的分数,只要文章写得好,没有学校会因为分数而拒绝你的”更助长了我的自信心。当时的我,觉得美国大学应该任我挑!

但是,这样的自信是扭曲的,是自负。

我很幸运,幸好有树英在,有DTR,有大姐,有所有的树英老师在。因为他们,我从一个一问大学三不知、只认大学名气的傻瓜,变成了一个知道自己梦想,会申请与自己fit的大学的树英人。

DTR在树英最喜欢问我们的问题之一就是:你为什么选这所大学?因此当我说我要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他立马就让我把理由列举出来。可是那时我除了名气响、参加过哥大夏校之外,什么都例举不出来。我甚至后来有一次尝试去问“DTR你当初为什么去哥大”这样的问题,试图去套用我自己喜欢哥大的理由。

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这条路,从5月到9月,我走了4个月。

最初我想学应用数学,是因为我爸爸妈妈说这个很好找工作,很热门的专业。再后来,我想过去哥大学环境工程,只因我获得世界第一的项目与环境有关以及我去过哥大读过夏校。再后来我也想过去康奈尔学酒店管理,因为酒店管理专业有堂好玩的烹饪课,因为Cornell的食堂很好吃。但是,我真的可以天天和数学打交道吗?好像很犹豫;想学工程吗?好像不是;学酒店管理以后从事服务业?好像也不适合我。我到底想学什么啊?好像也不知道。

暑假的时候,树英很多小伙伴们都已经确定自己的ED学校,why major、whyschool都已经写完了,每次问起来他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的dream school,他们总是可以给我罗列无数的理由,而我还依旧处于迷茫期。还好DTR没有放弃我,一直想方设法的帮我走出迷茫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树英Career的讲座认识了Mark和王倞,认识了充满奇妙色彩的派悦坊,讲座后我就问了两个创始人,我可以不可以问以一个高中生身份去派悦坊实习。得到的答案是:Yes! 也就是这次相遇,我花了大半个暑假在派悦坊跟着老板们做各种市场调查以及蛋糕和门店设计。也正是这次相遇,让我的梦想初次萌芽。紫色的梦想照进现实时,我特别感谢Mark,王倞,还有给我写了最棒推荐信的邵楠姐。

其实我一直对烹饪、烘焙有极大的兴趣,又总觉得这些兴趣是很琐碎的小事,不值得成为我未来大学四年的追求和梦想。但是派悦坊的实习让我认识到,即使做纸杯蛋糕,也不仅仅是打鸡蛋调面粉,也需要复杂的市场分析、精心的品牌策划。即使是开一家蛋糕店,也需要学习商业知识、食品科学。

九月份,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妈妈谈起了一年前我在哥大夏校时候跟同学去吃的InsomniaIce-cream Cookiewich(冰激凌曲奇三明治)。两片Subway那样的曲奇当中夹着Cold Stone那样的冰激凌,这样神奇的组合一直让我难以忘记,我甚至用了一篇supplement专门写Cookiewich。但在上海一直没有找到有卖这种三明治的店。于是我用开玩笑的口气跟妈妈说“这么好吃的三明治竟然没有人做,那么大的商机,我去开家店算了”。嗯?这对话好熟悉!我以前好像也讲过这样的话!瞬间,我的思绪回到了四年前。初二,我在香港交流学习。当时的host family带我去吃了现在在上海非常火的自助式Frozen Yogurt,而那时候的上海还没有任何这样的店。当时,我也跟妈妈说过同样的话,但妈妈只是呵呵一笑。当然我也不懂商业,这件事就当开玩笑过去了。现在,Frozen Yogurt红遍各个商业圈,不禁让我觉得我当时的想法没有错,也更加鉴定了我想在上海开一家Cookiewich专卖店的想法!

那天以后,每每想到以后可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饮公司,我就非常激动,我常常发着呆,构思着我未来的餐厅名字、logo、风格…渐渐地,我找到梦想了。我不想仅仅开一家买冰激凌三明治的甜品店,我想要将他国街头地道的美食带入中国,让国人能不出国门就吃到老外们平时爱吃的食物,这些食物并不一定世界闻名,但一定在当地非常火爆。

终于,九月份,在徘徊了好久后我的梦想真正打开了申请季之门。当我跟DTR说了我的梦想后,他第一反应就是你应该申NYU Stern。确实,一遍遍的school research后,顶尖的商业课程,全球化学习,以及在本科阶段可以辅修食品学的机会让我彻彻底底地爱上了这个学校。还记得我开头说的“傻瓜”与“树英人”吗?如果你现在问我为什么要去Stern,我可以从梦想到学校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梦校——这,就是树英人。

树英改变了我的想法,因为成长,而有梦想,对于我而言,纽大好过哥大。这篇题目是树英成长,我在树英的成长可以归结为一个道理,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应该牢记的道理——不要追求名气,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最后,前文一直没有提到树英可爱美丽帅气的老师们。感谢心宽体胖的老板、魅力四射的大姐、小巧可爱的邓璐阿姨、才华横溢Mentor、高冷帅气的Jason、眼疾手快的袁箐,以及给我无数建议和帮助的Stern学姐张蕊名和张弈彤。

非常感谢申请季有树英大家族的陪伴,没有你们,我也不知道现在我会在哪。

感谢我有那个紫色的梦。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