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7 | 柠檬芝士味的那些日子呀
记得第一次做布丁,草草地打完蛋之后和牛奶一起放入锅中炖。我看着微火想,把火开大一点会不会更快一点呢?
于是我的第一份手作布丁变成了牛奶蛋糊。我捧着蛋糊委屈地看外婆,她对我说:“做什么事,都慢慢来。”
以前朋友说《街角洋果子店》里的女主很像我,总是大大咧咧咋咋呼呼的。现在看看那时候的我真的太毛糙,把做甜品的道理融入生活还的确是不容易。
以后老了想开一家甜品店,主推产品柠檬芝士蛋糕,取名叫申请季。
2月11日是我寒假打工的最后一天了。
匆匆起床,经历一场刘海狂飞的地铁狂奔之后准时在九点打了卡。忙了一顿之后我看了看手机,“等等…现在美东时间… 是…过了晚上8点了吗……?”赶快刷新了一下我的邮箱,最上方的邮件还是UCLA和NYU的广告邮件。
“啊果然还是没进呢…”我平复一下难过的心情,跑到没有人的走廊,登录Portal。我手抖地输错了两次密码,心想着我不会被脆拒吧,好不容易登上去后把页面往下拉……
!!!!!!!!!
讲真,心跳开始以120次每秒的速度狂跳(???, Not real),一个人蹦了好多好多下转了好多好多圈,截图发在申请群里问了好几遍“天呐这是什么啊”,直到DTR发了他标志性的“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才真的确认我被录了。那几秒觉得呼吸不过来,差点快憋过气去。
录个学校真是差点丢了命了。
为了安抚我受惊的小心灵,那天的乌龙玛奇朵,我又加了一份奶盖。
我印象笔记里的第一篇是我很久以前从知乎上Why Psychology的回答里摘录的一句话:“永远尊崇内心的真实。”
我后来才发现这句话和Hamilton的Know thyself迷之契合。永远保持自尊和自我这件事对我来说许是个世纪命题罢。这一年我经历过做噩梦醒来发现一脸的眼泪鼻涕,经历过一把一把的掉头发,最后自己一刀剪到齐颔。我在好多个夜晚埋怨过我哭着笑着闹着静着走过的看过的像已经过了一百年般久的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的乱七八糟毫无逻辑的那些日子,现在却变成了我最喜欢的带着淡淡香气的一段时光。
我的整个申请过程感觉都比别人慢几拍:去年5月才第一次考SAT,12月RD轮前几天才拿到能看的分数;7月末essay班过去了十多天之后才想出的主文书;ED申请DDL前两个星期才最终确定的ED School…… 我本身并不是个有拖延症的人,所以命运这样的拖沓让我不断感到焦虑紧张难受,但却也不断鞭策我让我千万别停下。
看了那么多别人的树英成长,我很担心自己写的这篇糖分过量的文章是不是太无脑,但到头来想想这是我自己的成长啊。
初遇
第一次来树英是在我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在美国待了美好的大半个月之后的一个秋天里。那时候想着,要么不去国内大学了去美国吧,就经我南模的学姐推荐拽着妈妈来树英找“董老师”聊聊。
我那时候还在中考的不值一提的成就中洋洋自得,被各种奇怪而封建的思想掌舵:我觉得我又高考又出国的人真是太厉害了,我只知道哈耶普,我相信一心读书就能考上好学校,我认为化妆的都是不良少女………
当DTR问我最想去的学校是什么,我说布朗,至于为什么,是因为草坪很好看。现在想想我那时候说这种话真是太搞笑,但DTR竟然笑着说,“恩,你托福各科水平挺平均的,说明英语水平还挺好呀。”
我对出国一点经验也没有,聊完后的觉得DTR特别靠谱特别温柔,就决定相信树英,选择出国,和树英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那天下午我去了树英旁边的一家咖啡店,第一次吃柠檬味的马卡龙,我发现比芒果味的好吃。
Toefl+SAT
实在是没有什么词比曲折更适合用来形容我标化的了。我真的要高举着我的这颗真挚小心心说我在标化上我用了我百分之两百的力气。
不像有些普高能脱产,为了在学业压力很重的高二生活里抽出时间准备托福和SAT,我只能每天早上4点的闹钟起来背单词。孤独和无助每分每秒都在吞噬着我,身边的人晚自习都在做学校作业,而我不得不用洪荒之力赶作业然后留出晚自习的时间来模考。我的英语功底一点也不好,也没有很好的记忆力和很好的参悟性,决定出国之前词汇量只有可怜的中考3000。寒假SAT班的时候我总被留下来重默单词,因此DTR还常着急地单独跟我谈话说这样下去不行的。当时对班上那些回答单词对答如流的人简直是羡慕到爆炸,心想着我的这个破脑子也真的是不能更笨了。
记得当初查分,妈妈看到我97分的托福,当场就发火了,跟我说如果再不考好就别出国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离喜欢的事那么远,眼泪开始啪啪往下掉。妈妈跟DTR打电话,DTR却一直说,“没事的没事的,豆豆会好的。”
6月会考结束的周末就是托福,我就复习完会考科目之后抱着iPad坐在寝室外面冰冷的楼梯上刷TPO,脑里都是DTR的 “会好的,会好的”,心里想着我真的快要脱水缩合了。
那时期末考试刚考完,成绩都排年级前三十,妈妈告诉我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你女儿出国很可惜。”那是我决定出国以来,第一次动摇。我开始犹豫我是不是真的做了错的选择,开始想要放弃和逃避。最后和自己下了一个赌注,如果这次托福再没有100我就还是去考交大复旦……看到最后成绩高了九分时,真的很想去拥抱上帝和他说谢谢你还愿意肯定我。
后来我又再考了一次,虽然分数又高了点,但遗憾的是练口语练的口水快干了,口语分数还是一点也没变。我微信截图给妈妈,她过了挺久说了一句,“宝贝,放下吧。”我想她肯定和我一样有那么点失望,但这么久的折磨后的我也不再做无谓的执着了。其实那次我觉得我口语说的还挺好,考官听不顺耳我也只能认命运使然。
那天吃的焦糖芝士布蕾微苦,但口感特别柔滑。
SAT又更加曲折。5月第一次1440之后我觉得这个分数挺高的,但后来发现树英的小伙伴们都往1500走之后才开始慌张。又是一夜一夜拼命刷题之后,10月出分时付之一炬的感受侵占了整个我。我坐在妈妈车后面哭到岔气,妈妈安慰我说,“算了吧。”第二天醒来又哭了一整个早晨。我觉得明明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力气,最终却连自己都没有超过。哭着哭着我一拍桌子:“不服,我一定要再考一次。”一决定,我报好考位就找Jackson给我介绍SAT老师。期中考之后的14天里我一放学就去她们那刷题。阅读语法老师都说我英语很好,找到方法就应该是阅读满分选手,我一瞬间之前的那些努力又不再是白费,虽然最后还是紧张,没有发挥得太好,更没有接近满分,但分数也终于是能看过眼了。
当助教的时候看到灰心的学生我总和他们讲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同学和我说学姐你词汇量好大,我心猛一颤,跟他说,你只要努力,以后比我词汇量肯定要大多了的。
会好的,会好的,大不了难过的时候再吃一份焦糖芝士布蕾。
Activities
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奖项,但我很喜欢我的活动。因为它们对我来说真实而有趣:每一项都是兴趣使然,每一项都见证了我的一份成长。但我不想在这描述它们,因为对我来说真正suffer的是学习和活动的权重。
15年12月,左琳学姐给我们群发了一封介绍CTB的邮件。那时候我还没认识几个树英的同学,DTR特别热心的帮我介绍树英别的小伙伴们,还给我们想参加CTB的拉了一个群。幸运的是我真的就这样成功组了队,商量研究课题的时候商量了两三天,最后成立了Sweek,开始了这样一个申请季对我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作为队长每天都要处理特别特别多事情,加上几个组员还是美高,我每天早上醒来微信都有几十条新消息等着处理。寒假在树英上SAT的时候DTR一直和我说:“豆豆啊你这个Sweek真的要停一停,你看你们组有几个把成绩考出来的?你要好好想一想了。”
回家的路上我难过的买了两大杯芝士奶茶,心想着是应该好好维系权衡一下。但我脑袋里全是我们之前一起去七宝老街,一起去田子坊,一起去人民公园,一人一口糖画,一路说说笑笑的场景。我就又咬咬牙说一定要好好努力,Sweek要好好做,标化也要好好考。DTR嘴上说着“停了停了”,其实一直帮我们转推文找赞助;颖杰姐更是从刚开始选题就给我们提意见,一直支持我们到比赛结束。
后来进了半决赛真的特别开心,我们在小群里“啊啊啊”了好久。毕竟很多队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在一起处理事情的,像我们这样通过机构相识组队,隔着一片太平洋一起努力的估计也没有第二个了,只想感叹树英真像个学校。后来颖杰姐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觉得我做Leader的时候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我说我还是有点急躁,她说我也感觉有点。所以回想起来真是特别感谢我能遇到这么好的队友,真的很包容我,从来都没有对我的要求和催促说过“不”。
一句题外话,当初CTB的群里有个前辈回答“如何平衡CTB和学业”的时候最后说了一句,“如果你是Leader,你就别睡觉了”,回头想想真是不能更同意,但收获也真的都值得,所以希望现在如果在做的学弟学妹们能坚持就坚持住!
现在发现wuliSweek的树英成员们申请季都特别好呐:乐乐和我都ED进了我们喜欢的学校,Joseph和宝宝SAT也刷出了特别好的分数,拿了USC全奖的但妮妮就更不用说了一直都很厉害,沛潼也已经收到了带奖offer。这样看看也为我们的活动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申请感到超级超级自豪嗨森激动。
好想再和你们一起在田子坊吃芝士绵绵冰呀。
School List
在高一暑假去美国的时候,我去做了所谓的School Visit:哥大,普林斯顿,布朗,宾大,MIT,哈佛,JHU…… 现在觉得那时候从学校前门进去兜一圈再出来简直就比在菜市场买菜还不走心…
印象最深的是太阳很好,学校都很大,红丝绒芝士蛋糕和芝士堡都很好吃。
要说在树英DTR是爸爸的话,那大姐就是妈妈。DTR对我严格要求,大姐又不断在背后给我鼓励。去年春天,大姐美丽姐和颖杰姐跟我谈心,大姐说“你要不要考虑文理学院啊宝贝,我觉得挺适合你的。”(大姐神预言) Essay班前我对美国的学校还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我甚至还停留在“文理学院是什么鬼我绝对不会去的!!”的阶段,连当时暑假的文理学院巡展都没有约(超级后悔……了解学校要趁早啊啊啊啊啊啊宝宝们)。
谈心的最后大姐说 “或者你也挺适合去布朗,WashU这种学校”,我听了特别开心,转头看老板,老板听了说“首先你要托福110,SAT1500吧”。听完我很沮丧,心想那我现在97的托福是完蛋了。
但大姐又很坚定地对Dtr说,“我觉得豆豆是那种后劲很足的女孩,一定可以的。”
DTR点头,大姐笑。
其实我从年初开始就一心想着我一定要去NYU,电脑桌面手机桌面朋友圈封面一度都全是NYU。寒假SAT班地时候我都还在看NYU的夏校申请,当时助教戚爸爸看到了还说“你竟然要去NYU啊?!”(好吧果然旁人看的总是比自己清楚呀。)Essay班选校的时候我还想着除了NYU我哪都不想去,后来又在ED2上写上了Emory,然后又随便塞了一堆15-40的大U。
真的感谢DTR愿意看完我这份不走心的School list,还让我加点文理学院;也特别感谢戚爸爸跟我说“Bryn Mawr College还是很适合你的,多去了解一下”,我才真的开始看文理学院的排名,看我适合什么样的LAC。
后来大概在申请DDL前一个月我发现自己疯狂的爱上LAC之后,开始改School list。
在决定ED要不要放弃NYU的那几天,我真的想的头都要炸了。我列了无数次pro&con,连做梦都做到过一个叫Hamilton一个叫Nyu的不明生物在打架。
有一天晚上朋友送给我的NYU SH陶瓷杯不小心被摔碎了,我看着陶瓷碎片说不出话。
最终我还是把ED换成了Hamilton,ED2换成了NYU。这个决定其实做得很难,那时候跟DTR说他其实很吃惊,说我这样比较Social的女孩子是真的很适合NYU,NYU也比较fit我。但我扪心自问我真的想去文理学院,DTR也非常尊重也相信我的选择。再后来临DDL前两星期我决定冲一冲,把ED换成了排名前十的Davidson,Hamilton变成了ED2,DTR也立刻表示支持我的决定,大U就真的彻底退出了我的理想型清单里。
DTR的一句“好”,就像一颗定心丸,不然我日后一定会为我选校时没有试一试reach school而觉得遗憾。
(在这里也感谢徐祺学姐很热心的给我分享文理学院的信息和推文!!!)
DTR还帮我联系了Davidson的学长,一开始我害羞不敢和学长讲话也都是DTR帮忙缓解的尴尬哈哈哈(真是太贴心了)。虽然ED被Davidson Defer伤心了很久,不过后来想那时候拿1440申都没被脆拒已经很被看得起了。尽管最后没有去成,但真的特特特特别感谢Davidson的大白学长给我讲了好多戴村的故事,带我吃了很好吃的特色菜,帮我和AO联系,还一直关心我的申请结果。虽然我们现在一直在互相嫌弃对方“一把年纪的人”…
和大白学长聊完的晚上,我发现莉莲的芝士饼干真的很好吃,一个人吃完了大半罐,继续写戴维森的文书。
Personal statement
DTR看完我废了五个idea后的主文书的第一稿,跟我说:“你一定要请Emma和Wayne吃饭;That’s really good.”(好吧虽然我忘记请吃饭这回事儿了抱歉!)我那颗“天呐我想了整整十天的稿是不是又要被废了”的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我一直没太在意文书这件事。直到开始上essay班我才发现虽然一开始why school还勉强能跟上大家写文书的节奏,但从写主文书的那一刻开始我整个人就像掉到小学生等级里了。 Emma陪我brain storm了很久,还给我看了她去年申请时主文书的初稿;Wayne和我聊天,在办公室聊完又单独到他的冥想室(明明是茶水间)聊;美丽姐晚上陪我在教室里聊了整整一个小时;Hanwen,Joseph, Betty,Stella都一遍遍帮我看文书;大姐虽然怀着小王子但还是在微信上不厌其烦的看我的文书给我提意见,跟我说“当初我们聊天的时候明明有很多事可以写的呀,你再想想,一定会有的”……
虽然说Wayne平时是个吊儿郎当(???)的人,但是这么多天里他说的有一句话是再对不过的:“她不是没故事,没有人没故事,她只是不想说。”我也不是不想和别人说,我是根本不想和自己说。我把自己定位成没故事没特点没思想的人,慢慢的就真的在框里出不太来。我那十天把树英给的文书合集看了一万遍,又在房间里翻箱倒柜翻到我以前的一叠明信片,最后美丽姐一句话叮地点醒我让我把所有的回忆片段性格特质统统串在一起……
“就写这个了。”
后来渐渐开始特别喜欢写文书,每天晚上我都喜欢抱着电脑在寝室外面的走廊啪嗒啪嗒打字到凌晨。我的mentor Rebecca每次都给我很好的建议,起初我主文书都final了但我还是觉得不满意,就又改了很多之后发给Rebecca,她还是耐心的跟我说虽然之前那个版本有她喜欢的东西,但这个版本的确是更好了,然后一遍遍继续和我一起改。那时候威廉玛丽的文书,我写了一篇特别不成文的类似大纲一样的关于我和我蜥蜴的文章,Rebecca却鼓励我说她真的很喜欢这个idea并且给了我很多的框架和发展建议。
我在Wagas改完了我总共快20所学校的最后一篇文书。
那天店里没有芝士蛋糕,我一个人吃胡萝卜蛋糕却也很开心。
那些更多更多的
申请季还要准备太多太多的东西。
为了高三的成绩不被减分,我报名了高考;我学会给AO写邮件,约面试;学会用打印机扫描文件,准备纸质材料……(真的是很智障)
说到面试,也出了很多的小插曲。我从来没有做过面试,第一次和Sarah约电话的mock interview,也并不是很顺利。我真的超级容易紧张然后思绪混乱。但Sarah安慰我说没关系,时间还早,再准备准备然后过一周在树英面对面mock。DTR还来跟我说“面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噢”,就又是给我一针鸡血。
那一周我把Sarah给我的面试常见的问题一道一道写在小本子上,走路练,吃饭练,睡觉前也练。最后在树英见到Sarah前,楚爽姐还摸了摸我的两根马尾辫对我说“没事的没事的,加油加油”,特别暖心。
一开始我还是紧张,但Sarah一直带着我做深呼吸(敲可爱),慢慢的就好了很多。她给了我很多建议,还和我说我答案都回答的很好只是太紧张说得太快,多练练就会好的,也给我了很大的信心来迎接最后的面试(们)。
我initial view的视频没成为我人生的败笔;能和MHC的AO谈天说地(真的都已经讲到了什么东亚的教育现状什么的特别可怕);能和NYU的校友扯东扯西……都要感谢Sarah的帮助啦。
嗨,她还说,面试时可以往保温杯里装上喜欢的草莓奶昔,别让面试官发现就行。
我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这么好的人!!!
要说树英给我带来最大的财富,我想除了成长,就是在这里遇到的人。大姐看到我的好消息之后还给我看了她的小猪仔(不,是小宝宝),特别可爱,不禁感叹一次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真是很奇妙的东西。除了老板,大姐,美丽姐,楚爽姐,凯音姐,颖杰姐,佳易姐,邢昊学长和元元这些老师的关怀之外,我在树英收获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份爱。
所以还想分享一些在树英遇见的美好的人。
记得当初在老板pyq看到Jackson的时候对他的印象就只有,这是个SAT接近满分,各方面都很优秀,心气肯定也很高的男孩子。后来他一直很耐心地帮我看文书,聊天的时候总是一大串“哈哈哈哈哈哈”,我才发现他很好相处。
Davidson出结果那天我查完结果之后真的很难过,突然收到他微信说“Aurora,你还好吗?”我说我还好,怎么了;他说你结果应该出了,但看到你没动静我就有点担心。接下来他还一直安慰我,跟我讲笑话。圣诞节那天我们一起站在圣诞树下说“阿门”,一路说说笑笑讲申请聊人生讨论圣经,一起调侃我们收的defer都快可以用来打牌…元旦那天零点的时候,他给我分享了他写的一篇有关于他和我的故事推文,和我说新年快乐。那瞬间我觉得我真的被人惦记着。
当他知道我被Hamilton录了的时候他还发了一条pyq,(很DTR style啊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像大哥哥一样。特别特别特别特别感谢他。
记得第一次见大青蛙觉得他是个高冷,后来发现他简直是个智障。ED出结果前的那几天我们都特别焦虑,周末一起去猫咖一起吃火锅。我们在一起总是一会儿他吐槽我脸大我吐槽他语文差,一会儿又很认真地谈人生。虽然他老来问我文书,老来让我教他语文,但不高兴的时候和他拌嘴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记得有一次我说我是仙女,我把他变成青蛙,他要找个王子亲亲才能变回来。然后我们两不约而同都想到找张航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他进了Oberlin我真的特别开心!
记得跨年那天下午,和树英的小伙伴们一起吃冰淇淋火锅的时候,Joseph说我还是一点都没变,还是个小智障。我知道我变了,我也知道我没变。
那天我在Hanwen家跨了年。我是个认床的人,但那晚我睡她旁边却睡得特别好。
记得Essay班真的特别幸福,那时候我懒得买午饭就蹭大家一人一口叉烧就能饱。更记得一个人在楼梯间哭的时候,Betty跑来楼梯间找我抱着我安慰我了很久;原本大家在树英图书馆明明好好的聊着天,最后却变成了围着我安慰我哈哈哈真的特别抱歉。
也还记得我在树英笑的从凳子上摔下去;记得我和Coco每晚都互相检查单词背的怎么样;记得我在树英楼下的Seven-11买吃的没带钱,一个微信给王宝强他就淋着小雨来救我;记得半个班写完文书一起在教室打狼人杀;记得Essay班最后一天收到喜欢的小伙伴们的明信片之后特别小心的把它们收好…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来到树英,我要去哪里遇到这么棒的人。
最后,谢谢爸爸妈妈一直支持我做的每个决定,在我最需要救援的时候鼓励我。
最后的最后,如果要让我形容申请季是什么样的…
我会说它是柠檬芝士味的。
想改文森特的话一用:
若生活给了你一个柠檬,
就把它做成柠檬芝士蛋糕吧,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