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7 | 难忘一起走过的日子

 In Student Reflections

西北大学出结果的那天刚好是春假前最后一天上课。放学回到宿舍,一开门,我室友在兴高采烈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一边还眉飞色舞地和我讲她假期的计划。我从来不会在白天睡着,但那天我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就爬上床睡了。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室友已经不在房间了。我匆匆忙忙地穿上衣服就往门外走,下意识的又瞄了一眼手机,西北的邮件就跳出来了。

点开链接的时候,一个干干净净空旷的页面蹦了出来——“view your decision”。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按了锁屏键,然后走了两步坐上了自动贩卖机对面的白色小窗台。这一年几乎每一个晚上我都会蜷着腿在那里坐一会儿。我一直都喜欢把脸贴到冰凉的窗户上,因为那样我可以看到外面黑暗里大片从管道里冒出的白烟,也能感觉到秋天或者冬天时室外的温度。这样发一会儿呆之后我总是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复习。

坐到窗台上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就点开了链接,然后我看到了这个申请季最为简短的只有三行字的拒信。直到那时,从学期开始时就有的期盼,以及去年12月份收到西北defer letter后这三个月的煎熬与等待,仿佛都尘埃落定了,但自己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失望,更多的是知道结果之后的那种怅然若失与不甘心。

那天晚上楚爽老师陪我聊到半夜三四点,中间和她视频的时候还穿插着收到了Betty一直安慰我的短信,也在视频里看到了已经在做助教的树英2017届的小伙伴侯怡雯和沈阳。即使在Essay班之后和他们都没有再见过,但突然聊起天来的时候却一点都不陌生,反倒是他们边开玩笑安慰我,边答应我夏天一定再见。我记得我把室友挂在墙上的小灯都打开了,然后躺到她的床上看那些挂在床头的橘黄色的光,暖暖的。手机上标记Vita的界面不停地跳出各种鼓励我的,后来抄到卡片贴到墙上的那些话,有时候会从正经的安慰跳到吐槽再跳回来给我讲道理,直到最后我真的慢慢地抱着手机睡着了。在树英小伙伴和老师的安慰下我度过了最难熬的一晚。后来每次回想起这个“难忘”的一天的时候,都会庆幸自己在树英认识了这些可爱的老师和朋友,能耐心地陪着我给我当时最需要的希望与鼓励,让我感觉到不论我身在何处,世界的另一头,除了我最爱和最疼我的父母,还有一些人都愿意做我最坚强的后盾。想起来,也许离开树英这个大家庭,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吧。

我和树英的缘分是从我十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的。大概16年3月份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和DTR视频。那时候的我正处于十一年级下学期的焦虑期,在准备标化成绩的同时还要保证GPA成绩和其它课外活动,不夸张地说每天都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就在那种濒临崩溃的状态下我和老板第一次视频面试。不出所料,我也被聊哭无数人的DTR给安慰哭了。记得就在那次视频中,我不顾我室友诧异的眼光和对面那个我甚至都不认识却觉得可以信任敞开心扉的老师一边抽泣一边讲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同于任何我接触过的老师,在接下来的快两个小时里,DTR真的一直认真地听我讲话,时不时地给我一些建议来宽慰我。他并没有直接保证我一定没问题,而是明确又耐心地告诉我需要做什么,树英可以帮助我什么,而那样我就能实现我想完成的梦想。那是第一次有人给了我足够的安慰,也给了我足够的肯定与信心。试想如果没有那一次及时的通话,未来我可能会真的因为某一次的不顺而丧失希望。正因为当时和DTR的谈话,我反倒放平了心态,一步一步地开始有意识的准备自己的大学申请。我也开始更加相信自己,就像DTR鼓励的那样,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好的结果,只要自己去努力。而这一次与老板的接触也让我和爸妈确定了选择树英的决心。

后来我也按照惯例去了树英暑假的Essay班。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自己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这个Essay C班待了十几天,认识了一群互相扶持一起度过申请季而最终可能成为一生的朋友的小伙伴。因为我要在北京考托福,所以其实是晚了一天才去报到的。第一天到的时候分到了Mentor Alex。这个两米多高的男生在接下来十几天都在被我一次次地缠着修改作文却一次都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直到申请季都快结束了还一直在问我结果,也鼓励我肯定没问题。虽然最后无缘当他的校友,但还是要感谢这个一点一点教我应该怎么样写why school essay,不厌其烦地读着我的草稿帮我想ps的ideas,一次次地安慰我的文章足够棒的Mentor。其实到结课的时候,我和另外几位Mentors也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刀子嘴豆腐心的Sarah每次都好像是我们的定心丸,每当我们思绪枯竭的时候就爱去她的小办公室坐一会,然后就奇迹一般地能继续写下去了。很像理科男但其实又很耐心好玩的Payton,逻辑思维超级好的Ena,还有可爱也负责,直到作文班结束还在帮我看文书提建议的Sabrina,都是在树英认识,而后也一直保持联系,并且一直都没有忘记我这个甚至不是他们直接负责的学生。树英大家庭的概念根深蒂固的种在了我的心里。

暑假的Essay班结课之后,老板也为我介绍了两位负责修改我文书的外国Mentors Kerri和我们帅气的Daniel,我也很幸运地和这两位专业的老师相处了之后的紧张的几个月。记得第一次给Kerri写邮件的时候,写了一封长长的,很严肃的文章,结果没想到Kerri给我回了一副更长的邮件,每一段里还不忘加上一个笑脸来鼓励我。我总觉得她是我遇见的最可爱的老师了。但除了把我逗笑之外,Kerri让我更多地看到的是她对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心。在第一封邮件里就能看出她认真的读过我的邮件,也尽力地通过我给她的信息来了解我,甚至有很多次why school的文章里,她会提醒我,“我记得你做过这样一个项目,是不是可以写到文书里面呢?” 在我刚刚交了ED/EA轮的文书而松懈时,Kerri也及时地给我发了一封语气严肃的邮件,提醒我她需要时间才能改出高质量的文章。现在回忆起当时看着她给我写的那封情真意切的邮件时,还是会觉得脸上火辣辣的。Kerri提醒我之后也没有忘记安慰我,表示很理解我的压力大,让我感到她的温暖和体贴。我想如果没有她那封邮件,以及和DTR语重心长的谈话,可能我那时候的状态会一直松懈下去了吧。现在想想,真的感到他们是真正地对我负责,做了那么多本来他们不需要做的事情。直到我告诉Kerri被安娜堡EA录取的消息之后,她还是一心一意地为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修改RD文书。有时候都会很担心她有没有时间休息,但也不得不说,我的整篇ps都是在她的帮助下起草、修改,以及定稿的。在申请季Kerri的出现就好像是多了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也多了一个关心牵挂我的朋友。

提到树英就不能不提到楚爽老师啦。楚爽老师比较喜欢叫我小星星,但其实她之前催稿的时候都叫我妹子,大概那样就能毫不留情地监督我们每周按时完成任务。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打太极,和她说文章在写在写,但是到最后一周结束也总是不能交出一份像样的稿子。其实现在知道了她每天要花很多精力来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这些不太让人省心的学生,感觉还蛮对不起她的。但是那个时候,每周日晚上(中国的周一早上),一定会按时收到楚爽老师的提醒消息。如果我回个敷衍的微信过去,就能再收到她有点抓狂的信息,好像隔着屏幕都能看到她崩溃的脸。好在每一次收到消息后就算已经躺在床上,也会心里很愧疚地起来打开电脑写文书。除了Vita之外,我还记得颖杰老师在最开始时耐心的帮我查找ps的相似的ideas,在截止日期前两天还在加班帮我修改简历,而且也没有责怪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去找她。邓璐老师每一次都细心地提醒我们申请时琐碎的注意事项;在每一所学校的结果出来之后都会关心我们的情况,提醒我们如何回复。大概树英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分工但也不会只做自己负责的工作,所以每一次我进到办公室里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个帮助我的人。从开始的每日提醒,到后来portfolio需要的视频编辑,甚至love letter这些她们本来不需要操心的东西,都不忘发给我们各种模版参考。整个申请季,树英的老师都从来没有拒绝过我的要求而是尽可能地熬夜帮助我,在我伤心迷茫的时候安慰和鼓励我。她们(都是女老师!female power!)真的是帮助我度过申请季的不可或缺的人。

说到树英对我的帮助,除了老板,mentors和老师们,还有的就是在那里认识的朋友们了。每一个树英的小伙伴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他们身上,也总能发现和学习到和自己不同的东西。第一天的时候坐在Grace旁边,也认识了这个独立有主见也很仗义关心朋友的北京女生!那个时候每天都能看到她站在空调前扇风,有时候坐在一起对着又被Alex退回来的why school文书,互相打趣调侃自我娱乐一下。结课之后也总会时不时的联系,然后聊几句最近的情况。感觉她也很忙压力很大,但总能抽出时间陪我语音或者安慰我,虽然最后不能一起在CMC过四年,但是洛杉矶和三藩市也不远啊。其他C班的小伙伴,可爱也很努力坚强的豆子,那时候一稿稿地写着ps,一遍遍地换主题,但最终她的努力也换来了那篇最“像”她也最出色的ps。那个时候她每天都会带着她的煎蛋卡套,总觉得没有比她更软萌的女生了。一直很美的Choi,最后一天结课时还细心地给我写了长长的一张卡片,总是很细心地记得和朋友的每一个细节。还有很可爱细心的怡雯和自刀狼zim,之前最后一天结课的时候也和睡神宝宝和建平一哥沈阳也聊了很多。想念你们,我亲爱的树英小伙伴。

不过说到在Essay班本身,大概和Hanwen,Betty,和Joseph一起写文书的时间是最多的吧。对Hanwen的第一印象就是怎么会有这么聪明又谦逊平和的女孩。印象中这么厉害的女生可能都会有点骄傲的吧,但是Hanwen那个时候就好像是所有人的“救星”。不管是用词问题,还是文章主线,又或者是逻辑问题。那个时候我最爱做的就是拍拍Hanwen,然后把电脑推给她。在盯了屏幕一会之后,总能从她嘴里听到我想不明白的答案,然后就飞快的把想法打在电脑上。在essay 班的十几天,一半多的文书都是在Hanwen的“肯定”下写出来的。印象里从来没有见过她不耐烦,每次总是用甜甜的嗓音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用上海/台湾话给我们娓娓道来到底应该怎么下笔。直到已经听说她录取宾大的好消息后,她还是像之前一样细心地读我的文书,给我提出我的不足,也认真地帮我分析到底应该如何继续下笔。和Betty的认识起源于一次下雨天,大雨把没来得及走的“认真工作”的人都留了下来,虽然结局变成了一次锅贴聚会,但是那天是我第一次和Betty讲话。在那之前对Betty的印象应该是写作大神吧。还记得我第一次见Alex的时候他就和我说Betty的第一稿其实和定稿都差不多了。心怀敬仰地读了她的Why NYU之后发现还真的是那样,满篇都能看到富有激情和逻辑的语句和很优美的用词;那也是我第一次觉得树英的每一个人都是特别优秀出色的人。之后和她一点点熟悉,开始聊天的时候发现她真的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女生。不管是对文书,还是对其他生活中的事情,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也总能用三言两语就把道理帮我解释明白,但时不时地又会回应我很冷的笑话,感觉就像一个很贴心的老朋友。写文书的时候也总是她帮我把我已经发散的思维再收回来,把我马上会跑题的文书再纠正回来。直到ED结果快出来的时候,有一晚和她视频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掉下眼泪,结果还麻烦她在另一头手忙脚乱地安慰我到凌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树英的小伙伴都是我觉得可以信任的人。在我难过低落的时候会陪着我,而在我开心的时候也会真心地祝福我。最后不得不提Joseph太阳君啊,作为唯一认路的又最细心关心朋友的人。尽管essay班开始才认识,到essay班结束的时候好像已经是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他也见证了我最全面的,写不出文书的烦躁和写出来后的狂喜,以及各种不同情绪吧。夏天的时候每天我会很早来,但Joseph也会早来写文书,于是就变成了每天早上“最努力不懈”地写文书的两个人。记得那时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集的惊艳(真的很漂亮也细致完美的作品),也记得他耐心地一次次开导我不需要太紧张,还有我们两个当时没有搞定标化的人的互相安慰一起刷题。但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努力,一封封的给大学的邮件,电话,以及刷题,每一稿认真的文书。这些都是我没有做到的。但最后他的努力果然也让他最后考出了大神一般的成绩,也进了男神校圣路易斯。若没有这三个人,我的申请季可能会过的比现在艰苦百倍吧。但正因为有这些在树英认识到的可以一直信任依靠下去的朋友,才让我的申请季感觉一直有人理解我关心我,也会真心的帮助我。有这样一个性格互补也互相理解的friend group大概也是我的幸运吧。

最后还想单独写一下另一个peer mentor Wayne。其实他不是负责我的Mentor。在Essay班的时候忘记因为什么原因一直很怕他,每次发文书的时候都会故意跳过他不发,直到最后一天才第一次和这个人真正说上话。后来他很“走心”地给我写在卡片上的那句话被我贴在墙上看了整个申请季。每到半夜,室友已经睡了而我还在写文书写到很累的时候,抬头看一下墙上,小台灯总能照到那张卡片,然后好像就有了动力继续写下去,就好像当时在Essay班的时候想写好每一篇文书证明给他看。感觉申请季时不时会对他念几句,每次说很多自己都不觉得有逻辑的话之后又总能放下电话继续回归正轨,然后每一个语音就好像在重新给自己充电一样能把负能量带走。虽然没进过那个传说中的21楼小黑屋,但觉得和Wayne聊的算是最多了吧,也谢谢他能改变了了我对申请和大学的整个态度也能一直给我“很棒的”文书ideas。

说了这么多也终于要说到为什么最后要选择伯克利了。拿到这封offer的时候是在我以为申请季已经结束了,准备在CMC,Emory或安娜堡Ross中选一个去读(老板会不高兴我没选USC 吗?)结果最后还是被执着的老崔在北京时间的凌晨刷出来了伯克利的offer。那天是刚从加纳回来。下飞机的时候耳钉掉了,还和同学开玩笑说都见血了肯定要进伯克利了,等结果真来临的时候真的很意外,其实作为一个标化成绩不高的人,整个申请季我都过得很战战兢兢,也自然没有想到伯克利会给我一个offer。但现在回想起来,UC的文书里我写了很多关于自己community service和leadership的东西。因为我曾经花了很多功夫做那些活动,在写文书的时候总感觉会不由自主地描写出细节和自己的感受。记得最后写文书的时候很顺畅,感觉把四年来的一些经历和心理都描写了出来,四篇文书很轻松地就定稿了。可能那些亲身的感受是最终能够打动招生官的一些亮点吧。在需要做出决定之前,问了许多人他们的看法,包括老师,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但最终让我做出决定的还是那一次去伯克利open house的参观访校。在伯克利第一个遇到的就是我还在essay班时候的树英的学姐悦萩Crystal。一开始的时候,每一篇why schoo essay都是Crystal一句话一句话帮我顺的。从来没有看到她会不耐烦,甚至会陪我们一起留下来到很晚就为了写完一篇why northwestern。第一天晚上她就带我去吃宵夜,然后一点点开始帮我介绍伯克利的教授和学长,第二天一早又自愿陪我溜进了教学楼听了课还带我参观了宿舍。其实到现在自己都对未来到底会专注于哪个专业没有非常确定的意见,但从Crystal的身上,我看到了伯克利会接纳不同想法的人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机会与课程给那些人。我在commonapp上填写的是我想学习business,但我也曾经想当个journalist,想解说一场sports,想当一个能支持女权,为女性做事的人,又想做一个写书评的人。这些都是我还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而大概只有在伯克利,我才能看到自己的未来里可能有这些梦想出现吧。

除了crystal之外,在DTR的介绍下还认识了另一个树英2015届的学姐吴怡君,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最后我为什么选择了伯克利的原因。从第一次和她谈话开始,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我会努力想成为的榜样。在和她相处的两天里,她一点点给我讲了她为什么选择伯克利,以及到了伯克利之后一点点地适应,和学校怎么帮助她找到她的位置。对于已经进了伯克利Haas商学院的她来说我就是一个小虾米,但她还是不厌其烦地详细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可能除了我一直向往的自由的气氛和严谨出色的学术之外,伯克利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的包容心,以及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透出的不由分说的自信吧,而在Jenny学姐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我想学习和成为的人。可能这也是树英的魅力吧,总能把本不会有交集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也让每一个人都会被树英的人帮助,也会愿意去帮助影响更多的树英的学生。

最后的最后,我要把大大的感谢送给最爱的老板,感谢他当初没有否决那个第一次视频时就大哭的北京女生,也感谢他和大姐一遍遍地提醒我该做的事情,告诉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只要坚持下去肯定没有问题的,第一个问我的录取情况也第一个为我高兴点赞,以及一点点地把我从那个对自己不自信、不肯定的女生变成了现在这个自信乐观也更努力坚强的女生。可能也确实是DTR的人格魅力才能让那么多优秀的老师、Mentors和学生都集聚一堂,而在这里也诞生出无数优秀的学生以及坚不可摧的友情。

谢谢最美好的这一年申请季,谢谢树英。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