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7 | 意识流作家18岁的自传

 In Student Reflections

作为一个意识流作家,鄙人实在不能保证这篇文章大家会看的很通畅。

说实话,一直没写这篇树英成长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个反面例子,贪玩、意志力不坚定、欺软怕硬、没心没肺。希望我这篇反面树英成长也能够让大家引以为戒吧!

 

A

在公布emory ED结果的那一周的周一,我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年级警告单。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被老师说的泪流满面。其实流眼泪对于我这种泪腺发达的人的人来说实在是件太过稀疏平常的事情。记得哭得最离谱的一次是学《史记》的时候看到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也难过的哭了起来;十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哭着和妈妈说为什么身边的人都那么优秀;近年来哭得最伤心的一次是在竞选学生会常委前几轮的面试时被刷下去了,当时邮件收到拒信的时候,就直接在深夜十点钟的一班横穿上海的地铁上对着我的一个老铁抱头痛哭。每一次哭泣的背后其实无非就是委屈、感动、难过这几种原因,实在不值得为之一一细谈。不过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流泪是一种脆弱的体现,它只是我情感上的一种抒发,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坚强的后盾。

虽然经常哭,但是我却十分不擅长安慰别人。所以在这里我得向我身边的各位道个歉,可能我不是一个最好的倾诉对象,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聆听者,但是我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喜欢着每一个人。

看我写了这么多,或许你们会觉得我是个即细腻又内向的小女生类型的,但其实不是啊,我的朋友们和我外公都觉得其实我是个性格挺外向的人。前文提到的我的老铁还觉得我是个特别unpredictable的人来着。其实吧,我觉得我外向起来的确乐观的都有点没心没肺,但有的时候也矫情的不行。像我这种自来熟的人比较大的特点,可能就是放手的能力也是天生比较强的。今天的烦恼何必留到明天呢!在我看来过分地纠结于失败根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与其如此,到还不如用这种时间去思考思考今天点什么外卖呢。当然大家如果能把悲愤化为动力,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我的妈妈从小告诉我,永远不要无谓等待别人的帮忙,遇到问题时应该自己迅速地去解决它。

和大家举个例子吧,在抵达cornell夏校的第一天,我十分失望地发现自己住在一个single room,而我的朋友们都在另外一栋楼里。当时我好不容易把我笨重的大箱子搬上楼,结果发现自己连不上wifi,手机也找不到信号,成为一个完全失联的存在。我在宿舍里焦急地尝试了20分钟,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绝望的、孤独的怪圈。当时我觉得我得停止这种无谓的等待,鉴于我本身就是个脸皮比较厚的人,我义无返顾地敲开了旁边一间单人间,报上自己的大名,并邀请对方一起去吃晚饭。于是我在夏校里结识的第一群小伙伴是一群和我讨论各种指甲油颜色的黑姐姐黑妹妹们!为了弥补自己的空虚寂寞冷,我在ice break活动和各种club还有上课的时候狂发言,刷存在感。当时不断激励我的一句话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不要把自己困在独居的小角落里,不要觉得尴尬,表达自己并且结识更多的朋友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呀!

其实我曾经也是一个动不动就尴尬症发作的人,不管是自己做了什么丢脸的事,还是看到别人做了什么蠢蠢的事,我都感觉到尴尬的不行。后来我突然有一天发现尴尬真的是最最没有实际效用的一类情感,因为别人根本感觉不能切身地体会到你尴尬的心理,他们甚至都不会意识到你做了什么傻事。所以尴尬、紧张、自卑这种情绪其实只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限制。我们身正不怕影歪,犯错那就是犯错了,讲错了那就是讲错了,怕什么?只要我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那就没什么遗憾的了。

 

B

和大家说说高中三年里面对我意义比较重大的几个事,一个是瞎七八讲,一个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课程。

在所有我参与的活动当中,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个活动是我和另外几个伙伴一起创建的一个project,叫瞎七八讲(Clash & Crash),一个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项目,立志于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当时五六个人一起采访不同的人,自己学会了视频剪辑和微信公众号,忙碌也很快乐。我们做过圣诞节特期,美食期等等。我记得我们有一期做过的是采访身边的各位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当时做完这一期,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虽然都是身边的同学,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想法。而我想要做的就是站在这些思想碰撞的飓风中心,将这些声音交互在一起呈现给大家看,让更多的人去听到,并从中获得帮助。

在cornell夏校,我读的课程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这门课是算在applied economics下面的一项关于social change的项目。我记得当时申请的时候有一篇文书的题目是问你觉得你的社区当中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你曾为你的学校/社区/家庭奉献过什么。我当时突然发现虽然我们可能天天都在抱怨生活社会有那么多不如意、不理想的地方,可我们从来没想过如何去改变。在课上,我和另外两个兴趣相投的同学共同设计了一个项目叫Urban Fresh。因为我们发现在美国许多城市里,人们反而很难买到新鲜的便宜蔬菜。不论是从硬件上,还是从人们的生活习惯上,我觉得中国式的菜场也不能适用于美国城市,于是我和另外两个partner设想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就是让fresh bus穿梭于每个社区饿的大街小巷之中。

我曾经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放到70亿人中,连一滴水花都溅不起。上完这门课程,我发现一个有想法的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就比如现在的mobike。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做,何必让这些水花停留住你前进的脚步呢,去为你的家人,邻居,社区,国家奉献出你的力量吧!

 

C

再来说说陪伴着每一位留学生的申请季的两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标化和文书与我的相爱相杀。

我觉得大家对于标化应该都是又爱又恨的吧。我所有的标化都是十二年级上才搞定的。对于各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敲黑板)标化早点考啊朋友们。否则就得像我一样每天活在文书SAT托福IB的车轮战碾压中。我的托福备考方法说起来特别玄乎,就是本来感觉reading和listening完全找不到要领,但是突然有一天做阅读的时候,我无比清晰地感觉到我开窍了!这就像是一个开关,突然有个无形的手帮我摁下了按钮,从此感觉阅读听力都是小case。SAT这样东西玄的简直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们玄学。当然大家也可以把环游世界当成SAT带给自己的小奖励,再忙碌之中也好好放松放松。总而言之,希望大家对我的经历引以为戒,放下手机,拿起手中的笔,毕竟想要搞好标化这玩意儿,没有什么比刷题更快的办法了。

其实文书相对于我而言反倒是比较顺利的一个过程。我的ps写的是我第一次去攀岩时内心的挣扎与转变,并不是那种能让自己哭到情难自已的故事。不过当时为了找文书的灵感,我也曾经肝脑涂地地搜遍了知乎等网站,但是那些回答都是别人的角度,绝非是代表你自己的。我在构思文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我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提供她一个数学小故事,方便她写推荐信。于是十分不务正业的我,就和老师说了我与三国杀的不解之缘。所以其实你看,写文书和老师写推荐信是一样的,就是不断地包装、推销你自己,就看你怎么把话讲的即吸引人又动人。所以我觉得申请季中写文书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重塑自我,提升自恋与自信的过程。玩狼人杀的我是富有逻辑与正义感的;感受着同辈压力的我是坚韧不拔的;面对攀岩恐惧的我是没心没肺、勇往直前的;矮肥圆的我是开朗阳光热情明媚灿烂外向的;愤青的我也绝不是只会抱怨社会而是想要去改变现状,帮助他人。文书的真实永远只是汉堡包最基础的面包,如何把配料加的令人回味无穷才是看各位笔者的真本事(扯淡能力)了。

 

D

难为情的我,把我对各位的爱和感激放在了树英成长的最后。

十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发现身边好多同学都已经签了中介,就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咨询了学校里很多的学姐学长后,最后拜访了树英和另外一所中介。说来可能也是缘分,最初吸引我的是步入树英19楼时看到的满眼的墙面植物的绿意和墙上贴的满满的thank you card,感觉比那种公事公办的地方多了许多人情味和亲切感。初来乍到的当天先是和大姐聊了好多好多活动专业方面的,后来DTR来了我们也聊了蛮久的。其实当时看到DTR那么年轻我是有点惊讶的,因为之前看的中介感觉可能比较老龄化一点。我觉得树英与众不同的点在于,DTR和大姐不会告诉你你应该去做些什么,你应该去参加什么竞赛活动;相反他们会告诉我我适合做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挖掘一个人最多的潜力。树英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给我一种充满了活力与希望的地方。其实我一直很崇拜DTR和大姐这类站在教育领域最前端的人,为每一届新生代引领方向,保驾护航。衷心祝福他们永远帅气美丽,充满活力,给人带来希望!

真的好喜欢wuli树英和Essay D班的各位啊!当时第一个认识的是来自北京的Chloe,后来还和Rena, Miranda, Jessica, Maggie, Amy, Alan和其他朋友们呢成为了申请季中并肩度过的好伙伴们!还记得当时每天起早贪黑写文书的唯一动力就是叫外卖,从一点点到椰子冻,从肉蟹煲到健康沙拉,整个上海滩的美食都被我们搬到了教室里。我还记得当时大家聊八卦聊essay聊化妆品聊天南海北。感激当时给了我ps很多建议的朋友,在我写文书写到半夜互相加油的朋友们,真想再和你们吃一次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除了在树英认识的小伙伴们,我还想要感谢我的助教们Joanna和Cookie,我一开始那些自己都觉得惨不忍睹的文书是你们帮我细心修改,给予我信心,还送了我们每个人苏打绿明信片嘻嘻!我有幸遇到的非常负责的mentor们Stephanie, Daniel, Sarah, Sabrina。感谢每位mentor都对我十分包容,Stephanie是塑造我整篇ps最不可或缺的助力,感谢她的遣词造句和对每一个细节的“严刑拷打”。相对Stephanie说以后来上海一定要找我玩啊!感谢Daniel在我写文书写得飞起的时候帮我的Wake Forest和BC的文书扶上了墙。还要感谢从十年级就陪伴着我的,给予了我许多活动方面辅导给了我很多机会的颖杰以及时刻叮嘱着我好好考标化的佳意姐姐啦。感谢树英的每一位!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一直以来的陪伴,对我自信心的培养和激励,对我每一个选择的尊重。唉,这一段真的好难写啊,因为感觉自己像是在粉色的泡泡里游泳一样。我对你们抱有无限的永远的爱!

 

E

最后的最后了,把这一部分留给我自己吧!

作为一个即矫情又敏感又爱哭的女生,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能不能就做一个很普通的人,我能不能生活的不那么幸福?每次我在心中假装很释然地回答说“可以啊”,我心中都会有个倔强的声音告诉自己不可以。或许未来的我和现在一样,还是没什么固定的职业计划,每天都数着日子盼着自己早早退休;或许未来的我目标坚定,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或许未来的还犹豫不决,再难以抉择的路口前迷茫无措,但我坚信不论如何我的的每一步都是为了给予我的未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权力。所以,坚强!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