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7 | 来自学姐的一封信
致最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我是李星逸,2017er树英党,ED2被范德堡大学Peabod学院录取就读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专业。
提笔作为新晋学姐准备开始写这份树英成长时,我还是很兴奋的。我当初刚进树英的时候也有领到一大本集合了各位学长学姐的申请季心得的册子,里面装满了历届树英er的许许多多的回忆和感悟,读起来令人很是感动。我暗暗在心里许诺说,我未来有一天也会写出这样充满感情的文字,让学弟学妹们理解我在整个申请季中所经历的事情。
但等到我真的要开始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
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很宽的人,属于那种过了就忘,成天乐呵呵的没心没肺的类型。说的好听是心理承受能力强,说的难听一点是没心眼。我不是一个能用词语表达感情的人,现在回忆起申请季也少了很多感慨,只是单纯地把它当作一段人生经历而接纳进自己记忆的一部分。所以,我会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不断地穿插“人物”,因为“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回忆与母亲、老板、大姐等大人的点滴之间,我会逐步地找回我在申请季里熊熊燃烧过的情感。
我在江苏省苏州中学读普高,就是通常说的体制内的学生,在与树英遇见的时候我当时正值高二正在为小高考做准备,本已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寻找留学辅导机构而着急。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我们去树英看看吧,你的姜姐姐(我的一位导师)向我推荐了这个地方,我看了看书桌上堆着的半米高的作业,无奈地说,好吧。
那是2016年1月末,我和妈妈去上海参加了树英的一场宣讲会,见到了高大帅气的老板和漂亮有气质的大姐。宣讲会结束后,我和老板聊了很久。老板他一直很认真地听我的故事和想法。(说实话,我具体说了些什么,我本人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当时老板倾听我的想法的认真的神情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记得当时说到难过的地方我还不争气地哭了出来,老板也陪我一起掉眼泪,就差抱在一块儿哭了,坐在旁边的妈妈有些愕然。
于是,我们就这么选择了树英,大概是因为我和老板的差点抱头痛哭,仰或是树英的小众,树英的与众不同,反正就是选了啦!
第一次小收获是我的夏校申请,我打算申请耶鲁和杜克,那些天我每天都花好几个时辰泡在树英写文书,初步体会了一把赶ddl的滋味。那时候我的文笔及逻辑差得一塌糊涂,但老板和大姐很有耐心,他们帮我一遍遍理清我的思路,让我在最初的文书写作中不那么痛苦。
后来,两所学校的夏校都把我录了。我问老板怎么办,他又把这个问题还给了我,并让我给他一份完整的回答: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作为夏校目的地,而不是你没有选中的那所?我当时选择了杜克大学,并在杜克官网上搜了好久,最后,我捧着手机在微信上和老板解释了很久我选择杜克的理由。尽管我只是在打字,我也依然仿佛感到口干舌燥。解释结束以后,老板跟我说。Okay, go for Duke.
我本应如释重负,却突然意识到从今以后要为自己的这一决定负责了,不禁有些发抖。
接下来,我度过了怠惰的两个月,考托福和新SAT无睱顾及申请学校的事情,在低效率的忙碌中逐渐暴露出自己绣花枕头的一面。六月的一个周末,我回树英去参加模拟面试,是老板亲自面的。当时我心里就没有谱,回答问题前言不搭后语。我想,完了,这下砸了。果不其然,老板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通骂。他从我编织的借口中看出了我的懒散,并尽全力帮助我把这些导致我懒惰的寄生虫从我的大脑中轰出去。
现在想想,好在他把我骂醒了,好在他成为了我所敬畏的导师,好在我在接下来的半年中无论做任何事情,耳边都会想起他的警告与建议。我甚至还把这段经历写在了一篇小说里,当时是抿着嘴委屈地掉着眼泪写的,现在读起来却会让我心里眼里都潮湿起来。
听到老板对我的责备,大姐让我理解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大姐沉稳而认真的神情令我安下心来,让我心怀愧疚的同时不再背着那么重的包袱。
今天以及以后,我都要感谢老板和大姐当初的责骂和安慰,让我时刻警醒着,不敢怠慢学习和生活,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想到还有两双眼睛在看着我,我就不敢放松,一定要把事情做好,才不枉他们的关爱与帮助。
暑假一开始,我天天泡在树英的21楼,以令我自己难以置信的效率快速撰写着文书。老板为了锻炼我,似乎给我加了一些额外任务,于是我不得不在一天之内赶完六篇文书,改到半夜两点头昏脑胀地睡下,第二天再投入新一轮的写文书循环。老板一直在一边关注着我,在我有稍许的进步时鼓励我,也依然会犀利地指出我的不足之处。
尽管这句话本身很教条,但我建议大家去上一次夏校。因为它真的非常锻练人。
我在那次夏校之行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从北京飞到达拉斯转机到纽约再转机到罗利市,再加到杜克以后参加迎新活动,总计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合过眼;提前预习课本一到五章后,发现教授直接开讲第十九章的内容;在final paper布置下来以后电脑突然坏掉,不管是final paper还是树英导师布置的作业都没法写,只得天天跑图书馆、借同学电脑写文书,又去学校里的电脑商店在店员的帮助下修电脑等等。
我在夏校遇到的插曲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阐述完,我的室友非常棒,是一个很甜的美国妹子,喜欢把自己的头发盘成猫耳的形状。我们楼层的RA是位华人,非常活泼友好,在她的组织下我们整个楼层的姑娘都相处得很愉快。
我修的课程本身也让我非常满意。我们的教授是位风趣有礼的加拿大人,对课堂讨论的态度很开放,似乎随时欢迎我们就一个课本上未下定论的问题与他讨论。我们班只有十四名学生,个个都逻辑严密,有自己的思想,与他们辩论是一件不容易却又相当愉悦的事情。在这个课堂上没有沉默寡言的人,所有人都在捍卫自己的观点,但所有人也都愿意尊重对方的观点。这是我非常乐意体会到的课堂气氛。
夏校过后便是和树英的小伙伴开启了访校的树英之夏。
在这里,我要引用一段我在纽约写下的文字——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纽约了,但除了哥大外的学校我之前都并没有去过,所以这对我而言还是一次蛮新鲜的旅途。
在曼哈顿街头一瘸一拐走着的我回头看看,大概还能看见两年前的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乱转。现在想想可能这两年我的心理年龄并没有增长多少,但是我少掉了几分戾气和暴躁,不那么易怒了,遇到大事情时的处理方式也平和了不少。两年前我似乎吐槽过纽约这座城市过高的楼房给人以压抑而沉闷的感觉,现在的我倒是完全没有觉得任何不适,大约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的缘故。
果然这一次还是理智了很多,不再是中考刚结束时的那个只会嚷嚷着“我要去常春藤!”而是理性的思考,我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
不论之前是不是为自己找过歇歇脚的借口,现在恐怕都已经不适用了。“穿好鞋子继续前进吧。”
现在看来这些是相当幼稚的文字,但它们的确是我当时最深刻的感悟。
树英之夏是白天逛校园、参加info session和一个又一个的学校面试,晚上回来做总结,而在大巴上的时间则可以用来思考。
记得有一次老板在大巴上拿话筒飙了两小时的歌。他唱了一路,我也笑了一路,笑得脸无法恢复原状,我只好用手拼命搓我的脸颊。再后来,我写下的关于丝袜和Bryn Mawr的介绍和面筋获得了不少好评,那也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被如此高度认可。我几乎要喜极而泣了。
终于到了秋天,在讲刷文书的痛苦经历之前,我要和学弟学妹们说:文书要尽早准备起来,甚至可以把往年的文书题目拿出来操练一把。尤其是personal statement,真的是越早练笔越好。尽管你的灵感可能还没有进入你的脑海,但早动笔是为了熟练写作,等到未来灵感来临时可以从容应对,让你的语言不背离你的思维。此外,写文书真的是一个痛苦而磨练人的经历,有的文书会被要求改上七八稿甚至十多稿,有的文书甚至在数稿后会被推翻重写,这些在文书撰写阶段都是正常现象,务必要挺过去。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是哭着醒过来,不想去面对那些未修改或是未完成的文书。即使坐在电脑前,我也多半是掐着脸,面对文书无从下手。有时写why essay时,我把学校的官网都翻烂了也不知道该挑哪些信息写进文书。
另外,“不要有偷懒的想法。”这是大姐告诉我的。记得当时写完了范德堡的第一稿文书,被大姐建议全盘重写。我当时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不要有偷懒的想法。认认真真地写每一篇文书。这是对学校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每天早上醒来,擦完眼泪以后,我都会和自己重复一遍这句话。
在感恩节的时候,我给老板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感谢他对我的关注和付出,以及为我的不成熟而道歉。老板说,他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我在屏幕前笑了好久,我说,我对他是爱之深,畏之切。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已经掌握了写文书的一些技巧,也明白了如何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这期间,大姐的叮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脑海。之后,密歇根安娜堡defer了我,我把我的love letter给老板修改,老板非常高兴地夸赞了我,说我的逻辑和思路都大有改进。收到老板的表扬以后,我心里踏实了很多。可能因为他平时比较苛刻,而苛刻的他给出的夸奖应该是最真诚的吧。
在我过完十八岁生日的第五天,我的ED学校范德堡大学给我抛来了橄榄枝。当时我人在学校,收到录取信息后我欢呼着绕着教室跑了五圈,然后马上打电话给妈妈,母女俩边笑边哭。挂断电话以后,我马上在我的树英小群里把我的好消息分享给老板、大姐和大家。
所有人都祝贺我,所有人都赞美我,所有人都为我感到骄傲,而我发了一天的呆。
疼痛戛然而止,只有喜悦蔓延到现在,盖过了一切悲伤的记忆。这是胜利的魅力。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都飘荡在由我的学识、经历和情感组成的海洋上,抬手摸不到星星,我期待着有人能把我救出去。然后,树英出现了,它就如同一颗启明星,指引了我。树英不仅救了我,还教会了我如何自救,如何挖掘自己的情感,如何将我的思想和感触揭露出来,展示给招生官,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强者,一个优秀的人。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对我的抉择的尊重,感谢她带我来到了树英的大家庭。我要感谢树英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特别是严格的老板和大姐,没有你们,我不会有今天的收获,更不会有现在理性而成熟的思维,八月,我会进入崭新的环境,我将尽全力去适应,而你们将会陪伴在我的身边。
学弟学妹们,祝你们在树英过得开心,并且得到切实的收获与成长。
真挚地,李星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