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She Runs and Runs and Runs
She Runs and Runs and Runs
恍惚记得一年前一场大学介绍会上,我和Hebe靠在二楼的墙边,楼下是人来人往交谈的嘈杂。她请了我一瓶果汁,我笑着问我要什么时候还钱。她说以后去美国有的是机会呢。我看着下面一所文理学院柜台前拥挤的人潮,还觉得这是离我很远的事。或许以后每次喝芒果汁都会不经意想起那次对话,然后发现自己已经在当时口中的未来了,便会觉得人生还真是很奇幻。
第一次和老板见面我有点走神。欧江大厦19楼,透过在半遮掩的百叶帘后的玻璃墙,可以看见默写托福单词的同学们。那时我坐在树英图书馆里,白色的圆桌旁边是老板和家长。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可我的目光已经被教室里的同学们吸引。
他们在做什么?我问到。
托福班在默写单词。老板说。一天600个。
当时没有概念600个是多少,只觉得特别多,那间教室立刻就神圣了起来。
谁知道,经历了第二天的一场宣讲会,听了四位同学的故事,突然就觉得树英是一个相当不一样的地方。四个宣讲者的故事我现在没法完全回忆出来,只发现他们都对未来有着清楚的目标,都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我想这就是树英可以带给我的。回过神来,我已经坐进了前一天还觉得很厉害的托福班教室里,那便是我申请季的起跑线。
我从小到大都不算是独立自主的人。生长在一个被井井有条安顿好的生活环境下,我享受着依赖父母和他人的每一天,自己一个人时,便会时常拿不定主意,焦虑而慌忙。这也是为什么宣讲会上的四位同学对我而言如此特别,他们身上有着我渴望却没有的坚定,一种源于自己心底的,非他人所安置的坚定。后来在申请季中那次宣讲会依然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只觉得一种想要变得和他们一样有主见的愿望慢慢揉碎进我的生活,我也希望成为那样的人吧。
一直觉得高一之前的生活挺充实的,每天都满满当当的努力着,反正目标就是考好高考。可在一个星期内快速决定下的出国打算让我的人生列车往完全不同的方向转弯,急速开往着未知。我开始写树英每周日要交的weekly report,记录每个星期做的琐碎小事,偶然发觉自己做的事比起以前变得有趣了起来。比如我终于读完了人生中第一本原版小说The Great Gatsby,关掉kindle的那瞬间满脑子都是水波荡漾的夜晚和隐隐约约的绿色灯光,灵感乍现,画了相关的手账也写了我的第一篇堆糖文章。从第一篇文章po出,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想法涌进我的堆糖文字里,我又迎来了第一次文章被推送到主页。某天我打开堆糖突然弹出的99+消息和主页上熟悉的文章封面图,居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我明白这种喜悦源于付出的兑现,而这种付出又难能可贵的是为我想做的事努力的冲劲。
所有的申请材料里的活动我都没有刻意去做,只是这些事做完之后可以很幸运的被当作supp递交。虽然我做的事并不多,甚至有些单薄,但是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我却有超过100%的收获。我做的事情,源于我的想法,就如后来我又开始在网易云音乐上开创了音乐专栏和两个私人电台,我享受把自然而然出现的想法变成现实,毕竟能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努力是很珍贵的机会。我也完成了我自己在申请大学的academic research,研究了关于地中海的盐度危机等与生物的联系。印象最深的便是当时一串又一串的天文数字计算,还有长到眼花缭乱的化学单词,可即使是与自己不擅长的他们打交道,因为我想做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我想知道这样的环境问题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我觉得并不枯燥。
当然,申请季不会一直走的一帆风顺,越到后来,我开始迷茫的越多,可能是潜意识里意识到时间不多了,而我还有很多准备要做。压力爆发的一天是2017年的11月11日,我之所以能清楚的记得是因为我那天给自己写了整整4000字的一段话。当然,还标了日期。那天,又是一场宣讲会,只是参加宣讲的都是2018届的伙伴,而不像初次见面的暑假都是我的前辈。听完明明和我一同准备的同学们丰富的经历,我不禁开始自我反思起来。他们说到imagine yourself in 5 years的问题,坐在观众席里的我突然就掉线了一般,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真的有点难。当时ED/EA轮已经结束,主文书已经定稿,可我却发现我依然是那个迷茫的人,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就着这个问题我一路怀疑自己,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用心去写了区区12稿就定稿的主文书,我开始怀疑自己在准备标化时的努力程度,也怀疑起自己出国的动机与合适程度。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很average的人,任何事情不能做的太差但也不用做的太好是我的态度,可是看着站在台上如此光鲜亮丽的我的伙伴,却又羞愧的无地自容。但是感谢树英有着一群天使般的同学,那天之后cherry知道了我的迷茫之后给我发了长长的两页聊天界面的消息告诉我曾经她也迷茫过,也在经历挫折时感到焦虑,可是最后却发现放宽心态才时申请季教会她的。看着cherry的消息感觉眼前有点起雾。我不常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努力的初衷,一直开开心心的过着每天。或许偶尔这样积蓄的迷茫爆发一下倒也是说明我学会去思考,我也正在成长,我正在向新的阶段跑啊跑啊跑,不停歇。
申请季最开心的时光便是在essay班的消磨了。和Amy,Megan,Cherry还有几位其他同学在Sabrina和Jiwei学长的带领下一起琢磨文章。还记得essay班开课的第一天,我听到Amy说自己的微信名叫Amygdala,就觉得这名字好酷,后来在生物里看到这个单词还会想起这个小姑娘,和她跟我一起坐在地上的沙发上敲打键盘的时候。树英的同学都是很酷的人,Amy做过支教,也会和我谈起她那段有意义的经历;而Megan,从三月就认识的和我同样是来自体制内高中的姑娘,感谢后来她也一直陪着我努力,一直听我乱七八糟的吐槽和不好笑的段子。还记得后申请季她比我还要上心我的portfolio,一直催我做一个,又或者是一起做托福助教时她永远比我高的工作效率,和她呆在一起我学会了做事要细致,负责。Jiwei作为我们的前辈,一直有给我们组很多建议,有时候突然的不正经会让人怀疑他的芝加哥学长的身份和高到不可理喻的标化成绩。当然,最舍不得的还是Sabrina。有一次因为她和我聊文章聊到晚上八点,因为我在文章里提到了唱歌,她就一边唱歌一边帮我改文章。窗打开着,夏日特有的风从外面吹进来,里面是Sabrina轻轻哼着歌,时不时和我指出可以补充的地方。还有好多好多关于Sabrina的记忆,所有的感动和感恩都在最后essay班结束的那一个拥抱中,回想起来又有点想哭。
树英的学长和学姐们也有给过我很多帮助,虽然有些只是一面之交,但对我来说却弥足珍贵。暑假里Pace最后对我们package的审查,Max给我们准备的模拟面试,Yvonne在ec给大家的叮嘱又或是Stella帮着梳理文书的思路。觉得很有趣的一件事是当初加入树英是听了树英2014届季国臻学长的一场宣讲会,结果如今申请季我去了树英最后要定学校的这一天,我又遇到了学长来看老板和大姐,四年后一样又不一样的我又参考了季国臻学长的建议,或许树英就是这样一种给人传承感的神奇地方吧。
在树英吃了无数顿外卖,有在托福班和SAT班随便点的便当,也有在派对上和大家一起吃的麻辣香锅和火锅,还有和小伙伴在码字码累了时忍不住点的鲜芋仙和奶茶。这些食物也许变成了脂肪堆积在我身上,但也同时变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申请季成为一段被食物承载的旅程。不仅仅是这些,树英也有一群超级有爱的导师。凯音姐姐在我准备SAT的时候一直帮我答疑,坐在我的电脑旁边,认真的给我讲我不懂的地方。佳易姐姐在我做助教那段时间教了我很多处理事情的技巧,也在我压力很大的时候和我聊天解除焦虑。Sarah和Kerri在我面试之前花了一天的时间陪我准备,反复模拟,到后来我告诉他们Oberlin College录取他们超级开心的回复。还有最可爱的老板和大姐,我一路申请季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也是有着你们的陪伴,指导,和无数条秒回的爱心,想到这些便会觉得心里很暖。从刚开始第一次和老板的面试,申请开始时给我标化准备的鼓励,再到后来的选校建议,到最后决定学校时和大姐老板一起吃的一顿饭。虽然老板说我怎么把芒果吃得那么难看,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芒果很甜,老板和大姐也很甜,在树英的生活每天都甜甜的吧。
至于最后的选校,像是我说的,我想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着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的坚定,但现在的我还不足够成熟,所以Oberlin会是我一个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Oberlin相信a single person can change the world,而我也是。无论是从整个学校的人文气息还是本科教育的质量,都是非常适合我的学校。申请前幻想过的一年500场免费音乐会,居然就要成为现实了。
当然,如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提供最好的条件,在你们能做到的范围内,你们是最负责和无私的父母。出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你们在我迷茫时用力的拉我一把,谢谢你们渐渐开始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和做事。你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时我的一些鲁莽,任性和倔强也许会让你们觉得我有些不满,但请相信我,在我心里面你们就是我一直坚挺的精神支柱和我最温暖最柔软的靠背。
这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感谢我人生中有这样22个月,让我能感受一场追梦的疯狂,一段波折的历程和无可比拟的收获。在此希望自己以后的路也可以边挥洒汗水边毫无畏惧的向前跑。
She runs and runs and runs,toward the end that is never an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