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Happy ending永远不会迟到
Happy ending永远不会迟到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这个人除了在氪金手游里,基本上运气都挺差的,回头看看自己的申请季也是充满了各种大起大落。
我还记得大概是去年3月份左右,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陆陆续续的听到了学校里上一届的学姐们收到了来自各种名校的offer。在感叹她们的能力以及祝贺她们的同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我们会不会被其他人拿来和上一届比”和“如果考上的学校比她们不好会不会被下面几届的学生笑话”之类的想法几乎是天天在脑海里循环。
再回看当时的自己——SAT从来没有上过1400分,GPA也因为10年级的时候不好好学习被拉下去了一点,课外活动除了平时在学校的音乐剧里跑个龙套,在还没什么样子的排球队里打打球,假期里去附近的康复中心做志愿者以外也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虽然脑子里大概有个“想主修心理学然后辅修音乐”的想法,但是也没有好好考虑过自己的选校列表,好像所有学校都离自己非常的遥远。
当时最想去的是UCB和JHU,前者因为心理学专业排名很高又在加州,后者因为有和我所在的高中合作的研究项目。
然后由于5月的SAT考试时遇到了一次奇怪的incident,考到带计算器的数学部分时被通知考场收到炸弹威胁,突然冲进来一群警察把所有考生都赶了出去,于是我这一次的SAT成绩就被作废了,一气之下决定去转战ACT。
转眼毕业典礼也结束了,送走了17届的学姐之后,我带着在去机场的路上莫名其妙被一只黄蜂蛰伤的手回到了家。在经历了很多谜一般运气差的事情之后我的Junior year总算是结束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关于大学的事还是没有一点进展。
总之先继续搞定标化吧,于是在周围同学都已经找好中介开始着手准备申请的时候我还在某个教室里吭哧吭哧的刷题背单词,直到暑假快结束,很快就要飞回学校的时候因为hanwen学姐的推荐姗姗来迟地才加入树英,大概列了一个school list出来,成为了18届最晚加入的几个人之一,在最后强行翘了几节ACT课去Essay班跟着大家一起brainstorm。
Senior year开始了,每天上课,打球,做实验,刷题,写文书。本来想着暑假最后结课模考的分数也不错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一上来的ACT就惨遭翻车,一瞬间整个人的心态坠到了谷底。虽然爸妈和老板还有其他老师一直都安慰我说没事的,也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 但是自己还是因为那点要强的心理连着消沉了好几天,好像连之前上课的地方的老师也没再怎么联系过我。
之后重考的ACT总算是过了30大关(31分,和之前考的拼一下就是32分了hhhhh),托福的分数也还行,经过感恩节假期心情也调整了一点,想着好好努力回到了学校生活。之后我的运气还是谜一样的差,ED出结果的前一周在去JHU做实验的路上莫名其妙的遇到了车祸,周围的同学都说这是在给ED攒人品。在此期间自己也变得意外的迷信,居然还花了25刀去算了塔罗牌,得到的是“被录的几率太小了,如果被录了那就是天大的奇迹”的结果。这个时候周围已经有3个人有ED被录的消息了。
结果也确实印证了塔罗那句话,ED被Tufts拒了,不过好在之后EA轮连着收到Fordham,UIUC和UW-M的offer让自己又恢复了一点信心,尤其是收到UW-M的offer之后所有人都很开心。(虽然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乖乖听颖杰老师 的话直接ED纽大_(:з)∠)_)于是抱着ED2翻盘的愿望的我继续去写文书了。感恩节的那次tour之后我发现我还挺喜欢纽大的。
情人节的时候学校惯例会互相赠送糖果,那天早上一到学校就看到了现在在NYU的一个学姐回学校的时候给我送了一包糖,上面写着祝我ED2好运然后一起去纽约团聚之类的话。当天晚上宿舍里组织做手工,大概就是一瓶加了颜色还带亮片的水,然后我给我那罐起了个名字叫“NYU紫”。
第二天早上我选择性忘记了今天ED2出结果这件事,没想到我同学提议说3点钟放学的时候来我最后一节课的教室一起围观我查结果,于是我带着耳机循环了一天的洗脑歌单,结果最后只来了一个人,还有一个11年级的学妹。两个人站在旁边看着我一边手抖一边打开页面,Chrome浏览器不知道为什么禁止了Admission Decision的弹窗,点了一下旁边直接跳出来一个“Accept/Decline”。
我:“?????”
于是重新调整浏览器设置的我看到了我的录取结果,前一天还和低年级的人说不要像我一样不好好复习标化的我就这样被NYU录取了,而且还是我爱的GLS 项目,那个第一年可以去国外读书的program。
至此我的申请季就结束了,我爸妈很开心,老板很开心,树英的各位老师们也很开心,我的同学很开心,当然我自己也很开心,总而言之是个皆大欢喜的好结果。
这一年内的这一天我第一次感觉原来一直有这么多人支持着我。
回忆起来我从初一开始因为转校生以及成绩不好的原因一直被班上的一些同学欺负,甚至连初二时的班主任也参与到了这场欺凌当中,小学的时候还挺外向的自己因为这样的经历一下子变得很内向,外加上自己对亚文化的爱好和周围的同龄人格格不入,我从来都不敢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环境下主动向人搭话。其实至今为止还是觉得自己也许没能从当时的阴影里完全走出来,这几年来玩的最好的除了初中的一个同学以外几乎都是在微博上认识的同好。进高中之前以及orientation的时候都一直在担心自己会不会交到朋友,现在有时候也会觉得我和其他几个中国学生之间有一点微妙的距离。
最开始来树英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去咨询的时候老板和Kerri给我留下了“亲和力很高”的印象,不过第一次去树英上Essay班还是挺紧张的。
结果在课上一起brainstorm的时候发现了我和课上的大家有很多的共同点和爱好,在交流long essay读到其他同学写到的那些不太顺心的经历也会互相安慰,而且Sarah一眼就认出我当时穿的是lo裙,超开心的。
开了学以后发现我身边的同学的关系也缓和下来了,写Essay的时候会互相提建议,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心的时候会互相鼓励,如果有谁收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也会互相庆祝。
之前也有提到自己在申请季里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很晚才开始准备,9月份ACT的翻车,ED1惨遭被拒等等,那个时候总是有很多人支持我,包括老板,父母,树英的各位老师还有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如果只是我自己一个人面对的话可能会花更久的时间才能从这些不顺中走出来吧。
不仅在申请季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我觉得我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很多收获,对于进了大学以后又要开始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这件事也没那么害怕了。
Prom之后只睡了一个小时就爬起来赶车的我去了纽约参加NYU的Weekend on the Square。回来之后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关于这次活动的感想的调查。
“The day felt like a celebration of my accomplishments.”
我选了“Strongly agree”。
在申请季的最后我走向了Happy ending的结局,新的篇章还在等待着我。
我不会对我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