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论增发之不可得-后树英成长记

 In Student Reflections

论增发之不可得-后树英成长记

12月6号拿到Barnard College的transfer offer。DTR说再写一次树英成长,谈谈这两年的成长吧。

于是乎我几次要动手写,但想还是先等等吧,和树英2018届的小朋友一起,说不上要能让人有所启发,但总得说点什么对得起自己多赶的两年DDL,多吃的两年汉堡炸薯条,多痴长的两年岁数。

思前想后,有件事在这儿想特别庄重的和学弟学妹说下,这事没有具体数据能给你拉个excel做图表,是我暗中观察我周围的留学生生态还是八九不离十的。一共七个字:

所有人都在焦虑。

你可能写PS的时候焦虑,要么写why major了焦虑;可能ED被拒了焦虑,或者到了春暖花开好offer打牌时,为了不知该选哪个焦虑;高高兴兴走过了申请季,真的上大学了也可能会焦虑。今天他不焦虑,明天后天大后天总轮得到他。这种焦虑有许多体现,一大体现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你准备回国么?

这个问题的应对范围之广,万金油之滑润,仿佛阿庆哥操着上海话问侬切过了伐,英格兰岛上扯着伞聊天气。一提到这个话题大家就能亲亲热热的聊上个一小时,你投资移民的队不好排,我准备学法语搞个枫叶绿卡,她说女孩子就不要太拼了,他捋捋头发家里都安排好了。好像每个人对未来都那么有成算,胸有成竹,一闭眼就能看到自己40岁的样子,再一闭就退休了,但其实谁有把握谁没有,只有自己才知道。

最后有人说没想好呢,再说吧,现在就想吃家里的糖醋小排/炸酱面/拌三丝/火锅,大家就默默不说话叫panda express去了。然后这种焦虑就在左宗棠鸡,咖喱牛肉的镇压下萎缩啦。

仿佛心脏连着胃,胃饱足了,心稳当了,就觉得一切还远着呢,相视一笑岁月静好。

深夜无人时这种恐慌焦虑又卷土重来,然后和室友夜聊,聊不动雪聊不动星星月亮了,满嘴都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到哪儿去。一直聊到分不清自己说的是不是梦话。

白天见到人张口就是问暑假做什么?上夏校吗?networking了吗?找实习吗?回国找还是美国找?什么你GPA要炸了?那你是没来上我的Phil 310啊哈哈哈,下次再约。

这样在一层层拷问下对自己越熟悉,就越怕别人问以后回不回国。和熟人约饭,两个人眼睛一碰,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知道这个问题要来了。像是玩两个人的击鼓传花,鼓声急骤。直到一方先忍不住了把问题丢出去,大家探讨一二近况,又各自在内心中再三比较衡量,表面你计划慎密我一步一脚印走得踏实,转过身是一模一样的迷茫。

怕输,怕选错路,怕被人落下,怕欠爹妈的还不了,怕晚出生的这十年错过了最后一波暴富机会就注定了追不上父辈的速度,怕这怕那。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谨慎点不奇怪,但一直都诚惶诚恐的,要做什么?刷朋友圈看到人study abroad去了/实习offer到手/考了CFA就peer pressure往上噌噌噌地窜,血条咣咣咣地掉,为什么呀?为什么这么怕?

我也不知道。

偶尔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一觉醒来又忘了自己明白了啥。但大概可能也许说不定,我有个猜想。这焦虑,是对自由本身的恐惧。我有个喜欢的作者写过:

“自由这个东西,总是和竞争联系在一起。不让你跑步,你脚痒。让你跑,你想把一百米跑成15秒,然后是12秒,然后是10秒,甚至是8秒。最快的人想跑更快,跑后面的人想跑前面,自由就是这么没完没了的吸血鬼。”

——**引自刘畅

你只有一条路的时候目标明确,胜负易分。缺乏自由的机械容易量化,而只有自由才会滋养出足够的“举棋不定”与“贪得无厌”。

这相当于吃自助,我们先给两个假设:自助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每个人的胃有大小口味不同。有说法说自助餐的胜利是扶墙进扶墙出,我再给两个胜利标准,一是价格,二是舒服。

看价格方便,哪个贵吃哪个呗!鱼翅,吃!和牛,吃!鹅肝鱼子酱松茸龙虾帝王蟹,Blue Cheese捏着鼻子也能吞。再来点松露冰激凌,齐全!吃回本是底线,多塞一碟生蚝赚了。

吃的舒不舒服就复杂了,你没法看着标价拿菜,你得仔细和自己的身体沟通,了解它的需求。甚至可能今天它想吃炒米粉了,明天偏爱三文鱼,砸吧砸吧嘴想吃甜的了,酒酿丸子来俩口。还得尽量敏感的面对自己的欲望,在饱了之后及时停下避免把自己喂吐。同时还要面对吃鱼翅的人不识货的眼神和若有若无的优越。

所以说学弟学妹们啊,我和你们说所有人都在焦虑不是想吓你们,是希望倘若日后你们发现自己焦虑了的时候,请记得有个老学姐摸着自己逐渐消失的头发,说过,其实每个人都在焦虑。这可能会让你好受点。然后再去给自己煮碗面,别管热量别管健不健康,放个荷包蛋,很不错,要是能下几个丸子那就更好啦。

等身体舒服了胃里踏实了,你再问问自己现在到底是想吃什么,要是喜欢羊肉串,干嘛因为旁边人多吃了两口鱼子酱而焦虑?且就算你怕万一未来自己换口味了,爱吃鱼子酱了,别忘了我们的第一个假设:这个餐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改吃鱼子酱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焦虑的朋友,实话实说吧,我对你们真是妒火中烧。我知道你们不是内心强大自信,就是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或者心里怀揣了个梦想。梦想是个大宝贝,甜滋滋的,时而拿出来舔一口,焦虑的苗头就自己把根拔起来尖叫一声吓跑了。

真情实意的鸡汤也是鸡汤,我就想提一点干货一点申请,否则DTR要说我胡闹了。

16年的我作为树英2016的一员第一轮ED 拿了William & Mary ,而现在的我坐在Barnard College里给你们灌输我对自助餐的热爱。过去想吃荞麦面,并不影响我改口吃天妇罗。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