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原来申请季可以是快乐的
原来申请季可以是快乐的
从小我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永远都充满着我魔性的笑声。曾经Pace学姐问过我,我的快乐从何而来。我想我快乐的源泉是来自我的家庭,还有就是我只是笑点低吧。所谓的笑点低可能被理解为比较容易从普通的生活小事中吸取快乐的那一部分,同样的比较容易忘记悲伤的那一块儿。我又是超爱大吃货的。所以呢,在我的树英成长里,我将用一些我最最最爱的美食来帮助讲述我主调为快乐的申请季。
启程香港
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我与家人移民香港,来到一所国际学校就读。当时的心情只能用吃菠萝来比喻了。菠萝有酸有甜,你不知道到底吃到的是何种味道。刚刚开始,我除了中文和数学课其他课真是两眼懵逼,云里雾里的。英文课居然还要学莎士比亚,真的是完全听不懂啊。好在我的性格是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当英文渐渐变好,我也渐渐明白了香港教育的优缺点。优点当然是比较开心没压力,我们校长经常和我说,“不要有压力啊,尽力就好啦” “我看你长了个痘痘,是不是睡得太晚了,要好好休息哦”。缺点当然就是没有那么注重应试,赶不完的Deadline。然而超级多的Group work,习以为常的Presentation 让我学会了重要的organization skill、lea-dership 和communication skills.
申请季的开始
我的申请季就在参加树英文书班时,匆匆忙忙地开始了。 树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温暖,就像是从寒冷冬天的室外,走到家里时喝的那晚热热的豆腐羹,喝下一口,那种咸咸暖暖的感觉,一直延伸到胃里。树英给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在艰难的申请季一个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地方;一个让你快乐和悲伤的时候都想向她倾诉的地方。 那时我大概只读了一两篇别人的主文书,吓得大姐大叫”DTR, 你看, 好可怕哦!”。在课上,Sarah 教我们主文书要以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开头,再转变。但是我想了半天,实在是没有特别的伤心的事。我找Kerri谈了一个下午, 我们寻找了一个新的思路。和Kerri谈天实在是太有趣啦。我们一边吃着Pace学姐点的甜甜圈,一边从我们爱吃的食物,到家里的趣事,到我参加学校游学的经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也许不适合悲伤这个思路的,我可以是从头至尾写开心啊。于是乎,我就这么写啦! 在树英的Essay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申请,更重要是认识了可爱的DTR、大姐、Kerri、Sarah、颖杰老师、璐璐姐、Megan、Pace和阮文。这也就是树英的特别之处吧。在此一起感谢树英的老师们为我带来申请季的快乐!
第一封offer
我的第一封offer 来自Warwick,用时14小时。我早上在UCAS递交的申请,晚上12点,准备睡觉时就听到了Track system的专属的邮件铃声,打开邮件,就看到了Warwick的offer. 我对于这封Offer自然是感恩感谢,它为我的申请季吃下了大大的定心丸。我与妈妈就兴高采烈的打电话把爸爸叫醒,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当时的我当然是超级快乐的,就像吃我最爱的糖醋排骨,从小吃到大,从不厌烦。我当时收到Warwick offer的那种喜悦,就如同糖醋排骨般百吃不厌,在这艰难的申请季,时不时的拿来品味,Cheer up 自己。 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快乐的原因,在我的脑海中,我无限放大的让我快乐的事,删除了让自己伤心的事。(呜呜,好阿Q啊)
美国的申请
美国的申请于我就像是吃一个清蒸大闸蟹。吃的过程可能比较艰难(要把蟹壳掰开,用牙齿咬开),就如同我们美国申请一样,无数篇的文书, 经常性的校方的Interview,像雪片一样多的资料,与IB学习时间冲突的SAT, TOFEL。但是,这些辛苦的过程,最后有一个美好的结果—鲜美的蟹肉,蟹黄,还有女神校的offer!!!!美国的申请对比起英国和香港是比较艰难的,虽然我的学校IB成绩还比较好,但是我的SAT,托福在树英这个学霸聚集的地方,显得毫不起眼,只能和Magen一起感叹这帮小伙伴们咋这么厉害咧。然而我的标化并没有限制我的选校。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在老板的安利下,爱上了我的ED CMC。对于CMC, 我真的是被他的vibe所吸引。我做的所有我能做的,要求面试,录视频,与招生官发Email, 联系学姐。但是,还是很可惜地被拒了呢!被拒的时候,还是有点小失落的呢,毕竟是我爱了那么久的学校,但是我仍然现在还是爱着她,只是无缘了嘛。只是说,可能CMC招生官觉得我不适合他们吧。但是EA确时出奇的顺利,以我这可怜的SAT,托福,我竟然进了UNC、BC、UVA这三所传说中超级无敌难的EA学校。我也是奇了怪了呢。当然是非常非常感谢这些学校der。还有,老板。老板的魔力是在于你不管有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老板都是第一个你想告诉的人。好消息的话,老板会用他那标志性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来传达他的喜悦,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为你快乐。然而被翠菊时,老板秒回的“抱抱抱抱”也是让人心情好起来了呢。(例如我被CMC翠菊时)在RD轮,因为EA和英国申请的顺利,所以我膨胀了。在School list 上加了Northwestern,范德堡等大神校,然后也是不出意外的被拒了。虽然已经料到了结果,但是我起码努力了,尝试了,不留遗憾。最后被我超超超喜欢的USC Marshall 录取,终于成为老板的正牌学妹。Yeah!Fight on!
美国的申请的小感想
在美国的申请中,我学会的是不要只看标化,而是更多的把精力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中。 在申请的过程中,大家经常讨论自己的SAT, TOFEL, 但是这只是一个门槛。就如同我们总校长跟我说的,你的IB成绩过了38(总分45)你就过了许多大学的门槛,剩下的你的文书,活动,面试,推荐信才是大学真正决定要录取你的标准。
英国的申请
我本来的主要目标就是美国,所以在英国方面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英国的好处呢就是5所学校一篇文书,申请程序简单,放榜早。但是好滴学校对学术方面的要求还是高高滴。在十月初拿到了Wariwick的offer之后,UCL在学校放假时要求多写一篇关于专业的文书。我当时简直是无助啊。学校放假,所有可以帮我的老师都联系不到。在此鸣谢老板,不但秒回帮助我想我英国文书的内容,还亲身帮我帮我改了我伦敦政经的文书。简直太太太太感谢啦。又过了一个月,我又是在一个晚上准备睡觉时收到了UCL的Offer,迫不及待的向老板报喜。看着老板熟悉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表达着他的喜悦,我自己和家人当然是无比的开心啊。但此时,我最最最期待的LSE还是没有动静啊!! 我安慰自己UCL也是G5嘛,已经很好啦!没有LSE我的英国申请也算是圆满了嘛!于是乎,我就快快乐乐的吃吃喝喝学学。然后,又是一个晚上准备睡觉时看到UCAS让我查LSE的Update。我还是有点小忐忑的啦,就像吃了跳跳糖那种在嘴里一跳一跳的感觉。然后,——offer来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老板激动同款) 我跟妈妈马上给爸爸打电话。这对我们是一个意外的巨大惊喜。这可是我从9年级就想进的学校呀!!!! 就这样,英国的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 开心。
英国的申请的小感想
在这其中,我其实最需要进步的是school research, 现在回想,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用了1h就决定了5所学校以及专业。好在学校都有给机会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才没有出大错。
香港的申请
港大在没来香港前,来了香港后,直到申请季前夕,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直到申请季的来临,我与学校顾问讨论港大的难度时(标准是Reach、match、safe),学校的顾问竟然说是match or Safe。(所以IB成绩很重要)。然后在选专业时,我去的港大的open day,与一个面试官聊了一个小时,聊了我的兴趣,活动,成绩。人超级Nice的她,推荐了最可行,最适合我的选择。港大一共可以选择三个专业。我选的第一个我最爱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IBGM(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Global Management), 第二个专业是我也是很喜欢的QF(Quantity Financial),但是就是要做超多练习题。前两个是冲刺,都是要面试+全球只录30人,第三个就选个保底,Econ and finance (300人大专业)。IBGM的面试还是非常有趣的,问题相当的有难度,例如:你觉得有什么非常困难但是你却非常擅长的事?我当时想,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呀,要是真那么复杂,我咋会知道嘞?然后,我卡了一下下,我就讲了一个我写了5个月的经济论文,听上去可profesional啦。就这样在1月,我收到了最爱的IBGM的offer。
香港申请的小感想
在申请港大的过程中,多问,多寻求帮助是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事。这可以帮助自己少走弯路,也可以更加了解哪个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
后记
我在申请季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梦就去追吧,在结果已定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不要因为目标太遥不可及而胆怯。我超级向往牛津,LSE, CMC和港大。我都努力的争取了。其中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最重要的是无悔。 申请的过程一定是艰难而漫长的,但是我们不如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一封拒信没什么的,只能说明我们不适合那所学校,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美食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多姿,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个快乐的申请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