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申请季是写给自己的故事
申请季是写给自己的故事
大学申请,我想这四个字,虽然很短,但是代表了应届生各种复杂的情绪:有紧张、有兴奋、有压力、也有快乐。每个人的申请季,虽然过程都一样,都要考标化、做活动、写文书,但是每个人的心理历程却截然不同。
对于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来说,我很晚才拥有了“大学申请”这个意识。在那之前,我所知道的就是保持好的平时成绩和准备标化。说起标化,我想ACT和SAT早就成为美国大学申请的代言词了。这简简单单三个字母,成为了多少学子好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唯一目标。我第一次考ACT的时候,什么也没准备,抱着随便考考的心态进了考场。仅仅知道考试流程的我幸运地收获了32分的成绩。这对于当时十年级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甚至就打算安于现状,不再考了。
可是,怎么说呢,申请季前的那个暑假,我拖着行李箱从北京来到树英仿佛来到了一个高智商俱乐部。我发现树英里的同学们一个个都随随便便托福110+,SAT 1500+,真的是极高的peer pressure。感觉之前考出来的ACT 32分好像也没有那么高了。其实当时不想再考不是因为自己考不高了,而是纯粹的,懒。(虽然我当时不愿意承认)我不是没见过身边的人好几个假期地学这个,一遍又一遍地考,分数却还是一样。但是我当时没有办法,为了可以上自己更心仪的学校,我不得不再试试。不论当时课业多忙,我还是会尽量每天挤出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模拟题。
当时真的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我不但得一天读将近二十页的APUSH(AP美国历史)的课本以保我的A,还要马不停蹄地写Common App上每个学校的essay,还要不断改我的主文书,最后还要练上几套ACT模拟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命运还跟我开了个我当时无法接受的玩笑。大概是因为我答题卡填错了,我ACT科学考了一次24分的低分。查成绩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我感觉我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了。我当时甚至看不到希望,感觉自己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我哭了很多次,但是那个低分就在那里,不可能因为我的眼泪而被改变。我明白那不是我真正的实力,我也想证明给我自己看,于是我又一次走进了ACT的考场。
虽然这一次是我最后一搏,但是我的心态变了。在我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成功地从失落中走了出来。我当时已经不再想我需要考多高的分,而是我即使再次没有发挥好,我仍然有一个不烂的分数垫底。我不是没有退路,我只想最后再拼一次。幸运的是,这一次我收获令我自己满意的分数。
我想标化这个事情,一定是不能懒的。我觉得每个人自己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如果你知道你加倍努力以后可以考得更好,一定要去试试。一定不能因为一时的懒惰造成你一生的遗憾。当然,如果你已经尽力了,我觉得你也没必要不停地再去学、再去考。毕竟这只是申请的一部分,它不应该长时间地成为你生活的全部。你努力没努力,有没有这个实力,你自己最清楚。
我想凡是经过了申请季的同学,都会经历一段痛苦并快乐的写long essay的过程。现在想想特别可笑,但是当时在essay班的时候,long essay真的成为了我们一切。在没有想出好的topic之前,我心里每天都在想:我就是个普通人,我有什么好写的,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跟我过着一样的生活,我和他们有什么区别?但是现在度过了申请季的我想告诉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我们都有埋在心里的故事。Long essay的作用,就是把那些你只讲给自己听的故事,讲给你的AO。
最后说说我的大学选择吧,我觉得我一个亲戚说的话特别对:“不管你申请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在所有学校录取结果都出来了以后,我就进入了“权力反转”的阶段,开始选择那个我即将度过四年的地方。我觉得选学校这件事,在考虑完硬件设施的情况下,真的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在这个阶段,排名高几位是没有什么用的,你现在不喜欢,就不要指望着以后会喜欢。你的亲戚朋友老师只能给你建议,而不能替你做这个决定。毕竟,最后要去上学的,是你自己。有一个AO说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Picking a school is half rational and half emotional. We can only help with the rational part.”不论如何,我追随了自己的心,我现在也庆幸自己这么做了。我已经爱上了我未来那个Trojan family的家。
当然,申请季虽然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时期,但是非常感谢很多人在这段充满挑战的路上给予我的陪伴。首先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特别失落的时候,开导我,给我敢于去面对一切的勇气和信心;也要感谢你们从小到大的信任,让我拥有了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还有要感谢Kerri和Bill帮我Brainstorm,帮我挖掘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感谢老板微信随时陪聊,还有就是五花八门、连续不断的各种催稿,让我这种procrastination晚期的人也写出来了树英成长。感谢老白,陪我literally吃喝玩乐,磨灭我学习的一切motivation,哈哈哈 还是很爱你啦~ 最最最感谢的还有我的Cassie,是你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我真的超级admire你努力的态度。当时本来已经懈怠的我,看到你以后,又会打开电脑再想一会、再写一会。感谢你在上海对我的照顾,我真的没有遇到过像你一样善良的人,可能以后也不会遇到了。希望你可以enjoy你以后的大学生活,以后经常来LA看我~ Keep in touch~
申请季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小的时候,我觉得长大就是有自己的梦想;再大一点的时候,觉得长大就是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在度过了申请季,我觉得长大就是:分辨清楚哪些是梦、哪些是目标,并且为了目标去不断努力。长大就是明白;不管是高中、是大学、是工作、还是居住的地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论是考试、大学申请、面试、还是以后的各种挑战,只要努力过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