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我想活的开心

 In Student Reflections

我想活的开心

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光标一次次移到这个文件上又一次次离开,树英成长大概是我拖延症晚期最无辜的受害者了。写过最长的一稿是写高中四年我如何变了一个人的,所以高中前就认识我的树英见证了我的整个成长。可过段时间再打开看看,这是啥,这好傻啊。虽然一字一句都是真实发生的,但叙述的方式好像不太走心,有点幼稚,很cringe。突然有点庆幸一直拖着这篇树英成长,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多月充满了drama,这些drama让我笑过也让我哭过,让我想要写些活了19年的感悟。

– 一些有点乱的想法 –

第一次去蹦迪是junior year的暑假,没啥纪念意义,就是开启了我之后很浪的生活(nah开个玩笑哈哈哈哈哈哈)。一开始蹦迪是因为想要融入吧,好像身边的留学生都在蹦迪,我想更加融入这个圈子。Senior year是真的玩疯了,放假回来的时候,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夜夜笙歌,虽然她很喜欢夸大事实。圣诞节和春假回来的时候,再蹦迪是因为想要social。害怕孤独,所以很容易有被left out的感觉,所以基本上不拒绝任何局的邀请,也会经常和朋友们出去吃饭逛街拍照打卡网红店。我爸妈一直跟我说少去一点没有意义的社交,但我当时并不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社交,其实现在也不。喜欢跟朋友们出去玩,包括一些酒局,从来不是因为喜欢喝酒,跟他们呆在一起就是很安心。我妈总说我一个人的时间太少了,读的书太少了,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我才19岁,现在很多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啊。或者说,我既知道又不知道。我想要大学毕业后工作两三年然后读MBA,想要有一个不用一直坐办公室需要经常加班的工作,想要有一个装修的很ins风的家,想要养一只柯基一只边牧一只哈士奇和两只猫(最近一年开始很喜欢猫,还不是很了解哈哈哈),想要每年都能出去旅游。但我的确看的书太少了,前几天我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真的很对:如果你本来有20%,来了一个人把你填满了,你很满足你很开心,但他走了你就只有20%了;如果你本来有80%,他走了你还是有80%。这不只局限于谈恋爱,无论什么状态下,充实自己都是最好的保护自己和变强大的方法。还有,我太情绪化了,我的理性和感性大概是三七分的。虽然现在我还是很needy,但我远没有两三年前那么敏感了。DTR应该很懂我的意思,毕竟他是为数不多的从高中前就很认识我且一直都stay close的人。以前的我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美高之后,我懂了,就算你活的再小心翼翼,还是会有各种版本的关于你的故事在各种圈子中流传,你真正在乎的人是不会根据这些故事去评价你的,而议论你的那些人,也不值得被你称作朋友。

这么久了我还是语无伦次毫无重点,还有很多碎片的想法我不知道该如何放在一起,只是不想落下任何一条。很多的烦恼都来自于想太多,虽然我经常在别人难过或者纠结的时候劝他们不要想很多,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事就会想很多,我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很多。其实所有人都想很多,只是有的人憋在心里,有的人通过朋友圈博得关注,结果大家都觉得发朋友圈的那种很作,但其实大家都很作。我想多看点书,多认识点人,多去不同的地方,多见见世面。

– 申请&树英 –

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一点都不干货,干货和申请季的心态我这个暑假做助教或者别的时候都说了很多,认识我的你们也知道随时可以戳我,所以接下来想说的还是一些真实的胡思乱想。

申请季的时候我也在玩,essay班下课的晚上还去唱歌。包括开学了之后,其实并没有分足够的时间精力在文书和GPA上。说不后悔肯定是假的,是挺后悔的,如果当时我少玩一点,package肯定会更强。但我会想要去更好的地方吗?如果去了更好的地方我会更开心吗?更好的标准又是怎么定的呢?就像我之前那么疯狂的喜欢BC,被waitlist的时候还是很有信心,把去BC以后的生活都规划好了。正是因为把期望放到最大,最终被拒的时候才会一下子崩溃。后来还特别坚定的想要转学,对Emory感到无奈和害怕。说实话第一次去Emory访校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很好的印象。一个人旅行的孤独和不安让我的心情一直处在一个微妙的状态,没有放开来好好感受这所学校的氛围。包括收到offer后第二次访校,还是没有什么归属感,没有觉得这是我未来四年的家。但暑假之后认识了很多Emory的朋友,包括已经生活了的这一个月,让我挺庆幸我来了这的,让我觉得说如果我真的去了BC我可能还没有现在活的开心(顺便给Emory打个广告,如果你又想学又想玩,想去一个非常international student friendly的学校,不想那么早就开始变得career oriented,那么请放心大胆的ED Emory)。 来Emory之后,我经常用正正好好来形容这所学校。学术难度/压力正好,社交正好,活动正好,环境正好,生活质量正好,该有的都有。当然这个正好也只是对我而言。现在想起之前情绪激动的自己真的还挺搞笑的。我爸总说我有一个毛病:总是没有尝试就下结论。我承认我的确一次次打脸,所以我正在努力改掉这个毛病,主动尝试不熟悉的以及令我害怕的东西,stepping out of my comfort zone.

– – –

树英我爱的人有好多啊,各个年龄层都有,光是学生的话也横跨4届了。其实我挺纠结要不要点名的,我想要好好的感谢每个让我笑过或者打醒我的人,但如果漏了谁也是真的不好,所以我稍微少说一点。

最爱的还是刚刚视频完的Annie,她很聪明却又很简单,很会玩也很认真。我们两很像也很不同。她给我的peer pressure刚刚好,让我可以依靠也可以吐槽。

老板和大姐是让我在他们面前最可以做自己的“长辈们“,我能毫无顾忌的告诉大姐我所有秘密和小心思,老板的话不告诉他他也能自己看出来。这个暑假做essay班的助教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幸苦。其实都不能说“真正”,光是连续三四天的工作都让我觉得心力憔悴,我无法想象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工作,还要承担许多别的压力。但我又确实很感谢有这个机会,不用说能力和责任都得到了锻炼,更让我有感触的是在他们身上我经常能看到去年的自己,让我意识到这一年内我变了太多太多。

还有乔乔,乔乔跟我是很不一样的人,但我啥都能跟她说。我很开心她终于学会了自己画眉毛,希望我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会刷睫毛膏画眼影眼线了。

三弟,我们真的是难姐难弟。Offer,还有感情,真的都别急。

可能是因为我在树英认识的人太多了,和别的地方遇到的很多人都有共同好友。大部分人是不理解的,因为他们的中介真的不这样。有人问过我你们中介是会定期联谊吗?其实还真的有点像(被老板搞的)。这也正是树英独一无二的原因吧,大家干啥都一起,还有我们的毕业典礼,年鉴,老板生日,各种节日,也是我最爱树英的地方。

– – –

已经凌晨2:29了,来了大学之后我2点前睡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完,周末基本都是三四点起熬,每天晚上都跟朋友们作(聊)业(天)局。这一个多月简直是在严格履行study hard,play harder。至少最近的我很喜欢大学生活,虽然让我感到自己老的很快。

现在我是真的喜欢电音,说那么多关于蹦迪的东西并不是想说服谁去蹦迪,也不是想表现我有多社会。我估计这篇推送很多人没看多少已经对我有很多看法了,我的人品和能力他们也会自己判断,但他们其实不认识我,或者只是知道我是谁。我至今所得的也是凭借我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我没法剥夺谁评论的权利,我可以不去在意那些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但是好好考虑朋友给我的意见。

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结尾,又开始写了删,删了写。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再看看这篇树英成长我又会觉得很傻很cringe,但再拖着19届的宝宝们的ED都要出了。现在我还是会因为一些有的没的大的小的事情傻笑或dp,我也不知道情感丰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I guess we shall see?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