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研究生)2018 | 最好的安排

 In Student Reflections

最好的安排

坐在电脑前准备写下这篇树英成长的时候,掰掰手指才发现,认识DTR竟然已经7年。7年前,留学只是一个遥远的想法,是未来很多打算中的一个,是去美国交换半个月后的突发奇想;7年后,拿着心仪学校的offer,留学,即将真真正正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而申请季,也成为了一段不可磨灭的难忘经历。

  • 遇见——初识DTR

时间拉到七年前。2011年,因为学校的交换项目,有幸去美国待了半个月,在两周的学习游览后,和同行的闺蜜就这么有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要出国,那托福就要准备起来了,于是一时兴起报了当时很火的某教育机构X东方的托福班,就这么遇到了我的口语老师——DTR。上课的内容早已记不太清,只记得这是个很有趣大哥哥,但却不是只会讲段子的老师,上课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经典的“DTR口语80题”直到今天还珍藏在我电脑里(虽然至今我一直没有练完T T),当时只单纯的认为这是我上过的众多辅导机构,遇见的众多老师中的一个,却没想到,因为这次遇见,在数年后,在一个新家,因为他和一群有爱有理想的朋友,我坚定了自己未来的追求,也最终,追到了自己的梦。

  • 迷茫——何去何从

高中的叛逆让我一度和父母的关系跌至冰点,留学也成了被搁置的话题。高二时,因为数学物理成绩不理想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最终弃理从文。于是,高考之后,用一个不好不坏的分数,进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华东政法大学,和一个意料之外的专业,英语系。从小到大,金融一直是我极有兴趣的方向,更因为父母的职业让我坚信我以后也会在这个领域从事工作,但是志愿的填报却让我阴差阳错的去了一个政法类学校,进了一个纯文科的英语系,现实和曾经的愿望和理想似乎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飞奔,巨大的落差让我一度对学校抱有一种抵触情绪,就这样,带着不甘,我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因为对专业和学校的无感,大学也是得过且过,直到大三时,当室友开始为去英国留学而忙着开成绩,写文书,签推荐信时,我才惊觉,如果我还想圆当年那个留学的梦想,如果我不想庸庸碌碌的大学毕业后从事一份平凡的工作,拿一份固定的薪水,过一个普通的人生,时间早已迫在眉睫。那时的我没有准备托福,绩点不上不下,辅修了法学有点兴趣却不知道要不要真的选择这个行业,一切于我都是未知数。迫于时间的压力和父母的催促,我决定先去那个我打算了很久的中介看看,总要先硬着头皮迈出一步,不然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 重逢——加入树英

遇见树英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插曲,我最好的闺蜜杨晏霖在高考后决定转学去美国,那时和她闲聊时说到她的留学中介,她说“是在树英申请的,老板就是我们高中上托福的那个口语老师,DTR,你还记得吗?”于是抱着以后也会需要的想法在weibo上fo了老板和树英的官博(那会还没有树英微信公众号呢)。

于是两年后,在16年3月的一天,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我找到了还在欧江大厦的树英。第一次和DTR聊天时,我说我想去美国读Accounting或Finance,老板很耐心的给我分析了纯文科去美国读这种专业的利弊,并大致给我规划了申请的时间节点,托福,文书,选校等等,留学渐渐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了一个个Deadline和一个个需要努力奋斗的小目标。

为了尽快考到理想的TOEFL成绩,也为了督促自己将申请认真对待,报名了那年的春季班。在两个月的课程里,身为班上的“老年人”(大姐姐的称呼你们够),很幸运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凯哥,老板,佳易姐,还有严格负责的助教Vita和Eva,记得每天被大姐和江姐支配的恐惧;为了完成听抄奋斗到4点的日子,也记得每天中午点外卖时的鸡飞狗跳和上课时凯哥的花式段子。在这里我必须吹一波树英自己的TOEFL班,让我从裸考85的渣渣,一跃拥有了106的托福成绩(老年人对这个够用够吹的成绩已经心满意足啦)。

 

  • 焦虑——拖延症的申请季(nian)

从16年的暑假开始申请,到18年3月申请季结束,我可能把拖延癌和焦虑症展现的淋漓尽致了。正式开始准备申请时,老板和我分析了文科生可能只能申请到偏文的accounting专业,这对本来热情高涨打算向偏理工方向发展我可谓是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于是又多次和老板还有大姐讨论专业问题,却一直不能确定要学什么,想学金融,申不到想要的专业;想学教育,相对好申却终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想学法学,又怕文科专业太难…直到有一天,和同样在申请的室友穿过我们教学楼之间的广场时,她随口一句“如果有兴趣,就努力走下去吧”,明明简单的几个字,却仿佛一剂强心针,让当时依旧迷茫的我突然就下定决定要去学一个我有兴趣,却可能苦难重重的专业——法学。虽然决定了专业,很可惜在那年因为种种原因,我最终与申请季失之交臂,选择了gap一年工作,第二年再申请。

18年的申请季因为刚入职时的忙碌和不适应而姗姗来迟。一边是转正的压力和年底频繁的加班,一边又要为了申请而准备材料,更改文书,每天都是凌晨睡下,早上又撑着开始一天的工作,gap一年的压力和越来越残酷的申请竞争让我像一根越绷越紧的弦,任何微弱的打击都会让我随时崩溃。可我的申请季似乎注定坎坷,给LSAC寄送成绩单因为没有向学校说明清楚而只有学院开具法学辅修成绩;想公证学历证书却发现辅修证书公证程序极为复杂;寄送推荐信被LSAC判定非手写签名,各种打击让我一度每天抗拒点开LSAC网页和邮箱,只想向鸵鸟一样用无视掩盖各种轮番而至的挫折,却又一次次强迫自己去面对去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

当3月26号递完最后一份申请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申请季,不论好坏,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结束了。每一个在当时看起来不可战胜,不能克服的困难,就这么成为了未来某时某刻的平凡谈资,但我心怀感激,感谢申请季的每一段经历,是中午放弃午休就为了一次次去钱江大厦寄材料以至于连快递小姐姐都认识我的日子;是那些晚上加班到7、8点,回家改PS改到凌晨2点和老板过美国时间的日子;是为了present interview和Sarah在树英头脑风暴的日子;是每天担心没有学上又每天迷茫不知未来在何处的日子,感谢申请季的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会给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老板;陪伴我的PS走过整整一年改了6稿的Rebecca;半夜陪我聊天吐槽的闺蜜Yanlin;永远在背后默默支持我,让我每次崩溃到哭泣都有个肩膀可以靠的男票;还有Sarah,佳易,大姐,竟文等等等等。是这四个月的经历让我发现我可以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我可以独自面对各种困境,成长也许并不轻松,可长大的感觉真的很棒!

  • 终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月7日,因为早上要去接五年未见的姐姐,申请季以来一直因为焦虑而每天晚睡早起的我再一次因为一个真实的噩梦惊醒,那个梦里,我梦见我被USC拒了,梦见一个声音在和我说要和加州永别了,浑浑噩噩地打开邮箱,本以为又是没有邮件的平凡一天,却意外的看到了五封未读邮件,当我看到USC是发送人时,我甚至紧张的不敢点开,我怕那个噩梦照进现实,也怕被Vandy拒后再次受到拒信。当我忐忑地看到I’m pleased to 这几个单词时,狂喜让我瞬间清醒过来,一起来的还有圣母大学的offer,没想到一夜之间间,我也成了一个“有书读的人”了!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甚至还有些不确定我的申请季竟然真的结束了,但是不论这个结果在他人看来是好是坏,于我,这一切,都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最后,To申请季的每一位,主要,是To宇宙大帅比DTR!超感激在申请季能遇到树英,遇到so amazing的你!虽然过去的申请季要改无数稿PS,但是也是这些经历让我知道了我真正想要什么,我以后的职业发展究竟是怎么样的;虽然天天被催树英成长,但是能记录下这段经历真的很有纪念意义;虽然老板不如七年前那么瘦,但是现在也是越来越帅,越来越有父爱光辉啦!看着你从大哥哥变成晒娃狂魔,也看着自己从高中叛逆狂变成了即将去美国开启新生活的老年人,希望老板越来越瘦,树英越来越好(我真的觉得丽园路很棒好么!),而我,也能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