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8 | Chas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chase you
Chas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chase you
说实话,在申请季开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NYU,在Tisch读喜欢的艺术更是从来没有在考虑范围内,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意想不到”让我在申请季结束的一刻真的明白了——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最好的归宿,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向前走。
若是说我曾想过全世界所有可以想到的专业,那我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艺术。虽然我从小就和艺术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但中国学生脑海中传统的观念让我只把艺术当做了一种爱好。从小开始练习乐器,中国民乐、西洋乐器来来回回学了六七个;稍微长大后,开始和爸爸跑世界玩摄影。看过非洲大陆的动物世界,也见识过亚欧大陆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文……慢慢艺术成为了我生活必不可分的部分,甚至占据了大部分,但传统思想的禁锢让我没办法踏出另一步。
从申请季开始以来,一切都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若是将我的申请季以考标化作为开头,那么从申请季的一开头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每天同样的学习和重复的过程让我觉得透不过气,但我却能在摄影和创作的时间里感到如鱼得水。虽然我硬着头皮考完了托福,却没办法再投入同样的精力在SAT上,正是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树英。
树英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机缘巧合,这个地方和在这个地方遇到的这里的人改变了我的思想,或许是我的整个人生。见到DTR的第一次我非常坚定的说自己要去巴纳德学院读哲学和经济,哲学是我自己想学的,经济是父母所加的“生存科目”。老板支持我的梦,把我带进了essay C和D班,于是那时候已经是12年级的我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标化和文书之战。
说来也巧,树英essay班的课程偏偏排在了我的SAT前面,也正因为这个顺序,我开始被迫先思考“我是谁,我会是谁,我想要什么,以及我要去那里”这些问题。由于我是插班生,比起从长文书开始,我反而先写起了每个学校的supplement。这个环节要求我思考“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的问题,然而我却没有办法真正地想到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和经济,甚至生活中连一点与此相关的事情都记不得,就连编我也编不出来。我转移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写起了摄影专业。惊讶的是,这个专业我写的无比顺手,例子多得数不过来。当时我抱着“NYU的摄影系肯定很好进”的想法,将自己的 Why NYU 全部写与Tisch相关的事。然而这篇文书的存活时间不长。它既是我的第一篇文书,也是我立马放弃的一篇文书:因为我后来才了解到了Tisch和Stern一样都是NYU最难进的两个学院。
是的,我一直都在逃避,找着简单的路走。严重不自信的我一直担忧着不同的事情。我太在意结果,却忽略了自己的心,低估了自己的实力,而我这样的心态也影响到了标化的发挥。
之后,我开始边写长文书,边开始刷题。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自己想要什么。长文书改了又改,考试也没心情好好考。18年来第一次,“不要继续规规矩矩地读书”的心声一次比一次响亮,但我不愿意去听,告诉自己考进巴纳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DTR给了我建议,让我好好准备一些照片,做成网站,让巴纳德看到我的全面发展。当时的我可能永远也想不到,我和爸爸在暑假做的照片会是我之后进梦校的关键。
ED1是转眼间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我准备好了自己所有的文书,音乐音频和摄影网站,提交给了巴纳德。但是,才按下提交的一瞬间,我后悔了。在巴纳德读书的场景在我脑子里面一闪而过,而这个学术精湛的学校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一直以来梦想的大学生活:创作音乐,摄影,做活动,学语言,拍电影,DJ……全部消失了。那一刻我也意识到,要求极高的巴纳德是不会给我那么多时间去追求我所谓的“爱好”。
剩下等待的一个月变成了我分裂的一个月。我想被录取,这样我就可以跑在世界前沿,丰富知识,给父母争光;我同时又不想被录取,我想去创作,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所爱的东西,但我又没办法跳出自己的传统思想。我也不想写其他大学的文书,因为我看到了未来的四年的“传统学习方式”,而“常规”和“相同”变成了我最害怕的词语。我渴望着冒险的生活,精神世界丰富的生活,但我还是不敢去承认:别人对我的看法成了我最害怕的东西。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在这个申请季接受着来自自己精神折磨的时候,我妈成了我最大的支持者。当她说出了“你可以追求你喜欢的艺术,而且你不管做的怎样,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的所有决定。”,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出路——一个不计代价,却又刺激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学艺术这个思想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充斥了我的整个思想,而我又非常幸运的保留着所有获奖照片。当时为巴纳德所做的所有作品集都派上了用场,这是的我开始不禁思考:这是缘分吗?
当我兴致盎然准备着其他艺术学院的申请时,我同时祈祷着自己不要被巴纳德学院录取。(我大概是ED这么想的唯一一人了吧,毕竟当时那么坚定那么喜欢)当我看到拒绝信的时候,我竟开心地跳起来……2017年12月13日,被拒绝的我拥有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申请Tisch是在ED2前十天决定的。当时我树英的Stella学姐(真爱)打了个电话给我,鼓励我去申请。这个时候的我仿佛是卸下了自己心里所有的担子,终于第一次全心全意而又不计后果的去准备一个申请,去参与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录取率只有7%的摄影系,要求六篇文书和一个自我介绍视频以及一个“有思想的”作品集。从来都不是美术学生的我,在几乎是最后一分钟准备好了作品集,同时六篇文书尖锐的问题也同时让我再次坚定了自己对摄影的喜爱。或许老天是想试探我的决心,在这个非常时刻我还赶上了流感。在圣诞假期里每天打针的日子里,我准备好了所有材料,点了提交。
•
~~~~~~~~~~~~~~~~~~
•
Chas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chase you.
每个人都明白这句话,但真正做起来却难上加难。现在有多少人能保证他们100%去注重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一直尝试着去履行这个理念,而就在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拥有了这个难能可贵的思想。而拥有这个思想的我,愿意非常平静地去接受结果。平静与满足伴随而来,未来的画面又再一次清晰了起来:我可以去尝试电影,音乐制作,哲学思辨……这不是关于父母,不是关于别人的看法,不是关于钱和名声,是关于自己。
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内,我收到了来自Scholastics的更多认可:六个奖项包括三个金奖,其中一个是作品集的金奖。我把这个好消息提交给了Parsons 和Tisch。这时候是结果出来前的两星期。
等待是痛苦的,但正确积极的思想才是最宝贵的。
Try to see a bigger picture, and don’t confine yourself in the present plight. When you see something as the end of the hope, it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new freedom.
我明白了就是被拒绝,我的人生也会精彩,自由,不一样。每一个拒绝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尽头就是机遇和挑战,只要你愿意继续前进,就永远都不会被这小小的挫折所挺住你无限可能的未来。
结果此刻已经不重要,而我在这里想跟未来的学弟学妹,或者其他拥有同样困惑的人分享我自己的经验:与其在意“我将会怎么样”“没有XXX我会怎么样”,不如去思考“我怎样才能把现在每一秒过得更充实”。人生如此长,眼前的挫折和喜悦都是暂时的,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变,而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管是现在的大学申请或是工作。当你追逐卓越的时候,你不会在意成功,也不会害怕,但成功就会在不远处等你。
2018年秋季我将在纽约大学开始哲学和摄影的学习,我想在这篇树英的成长的最后想感谢每一个支持我的人。这段旅程非常特别也异常艰辛,若是没有树英每一位树英和每一位同学的陪伴,老板DTR的开导与mentor的指导,我是不会走到这个最适合我的地方。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我的文书Mentor Will对我的信任,宽容,期待和悉心陪伴,没有你的支持我没办法去拥抱自己的不同。谢谢我的父母,让我成为那为数不多可以放开手追逐梦想的人,给我选择的机会。
最后谢谢能读到这里的你,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