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9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受着家里的空调,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在熟悉的键盘上敲打着许久不写的中文,我知道,这即将是我申请季的最后一篇“文书”了。
初中时,我就坚定了大学留学的念头。虽然出国的念头无比的坚定,我并没有为之付出多少努力。尽管我爸妈天天在我耳边叮嘱活动和GPA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我心里总想着:还久着呢,这么急干嘛。初中就读于世外,身边的同学在初一到初三的时间内走了大概三分之一。感受到越来越浓的中考氛围和每天在理科海洋里快要溺毙的痛苦,我萌生了高中出国的念头。当初在我的印象里,出国其实算是一种逃避吧。作为在国内唯一的强项只有英文的人,我理所当然地把出国当作是一个上大学的捷径。确定了高中出国后,我开始烦恼起我的标化了。从没想过高中出国到马上付诸行动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而且当初我对于SSAT 和托福根本是一窍不通,既不想去排名靠后的美高,但又想出国,于是我把目光移向了欧洲。在听完一场关于瑞士国际高中的讲座后,我被学校的环境镇住了,周围怎么什么都没,就只有山? 假如接下来的4年我都在那里度过,我到底是愿不愿意?为了探明究竟瑞士是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我和我爸妈在申请前提前去访校,在确认了我比较适合这个学校之后才正式申请。这个经历也让我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记住了要亲自去确认一下这个学校到底适不适合我,然后再决定!
到了瑞士,所有事情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无论是开放的课堂,还是需要自律的课余时间和无穷区尽的deadlines都让我头大。留学生活其实不比国内轻松多少,有时甚至更加辛苦,这是瑞士最先教会我的事情。独自在外,休息和学习是两件很难平衡的事情。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在初中时就出国,因为它帮我适应了出国的生活,让我体验了独自一人该如何生活,如何适应国外课堂,还有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自律。个人认为,留学这件事真的是越早越好。在瑞士,我也找到了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这里感谢我的一个瑞士同学,每次帮他数学的时候话题总会转变成对各种国际形势的讨论。我还记得我今年和他在房间里聊了快两小时的移民政策,让我知道了欧洲人对于他们切身体验过的移民潮是什么态度,也让我对于欧洲各国对待Open-boarder Policy不同的态度有了新的看法。由于我们学校学生来自40多个不同国家,和他们谈话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这也是潜移默化影响我选择国际关系的原因吧。
我最初来树英的时间先对于大多数人可能比较晚一点,是在我高一快结束的时候。我之前也看了几个留学中介,不是对我的活动不屑一顾,就是让我把文书大概内容和他们讲一下,然后他们来代笔写。这种方法固然诱人,试想一下在申请季别的同学在熬夜写文书的时候你在悠然自得的拿的中介帮你用各种浮华辞藻写出的文章,岂不美哉?不过,在结束申请季的我的眼中,这样写出来的文书是没有灵魂的,是空洞的。作为经历过一年申请季的我来看文书都大概能看出这篇文书作者是不是真的对于他所谈论的事物感兴趣,何况那些眼光毒辣的大学招生官呢?所以当初我选择树英的决定也让现在的我长舒了口气。我当初安慰自己: 无论申请结果怎么样,我至少在文书里表达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兴趣爱好。大学不录我说明他们和我不合适,而申请季的目的就是找到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光看着排名不放。固然排名是申请季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在对于学校一无所知的前提下,我认为真的不必过度注重排名。树英之夏访校之旅是一个让我们了解自己梦校的绝好的机会。这个暑假我和树英的老师、小伙伴们去了美国。从西海岸一路访校到东海岸,通过这次旅程,我对于美国大学有了新的感悟。比如我发觉自己比较喜欢规模中小型的学校,而不是大U。我还坚定的决定在瑞士村里读了4年已经够了,大学我得去大城市读。这两个要求,加上我想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很容易让我选到了Tufts。作为一个以IR出名的有着文理学院规模的university,离波士顿只有半小时车程,这里当仁不让的成了我的dream school。当然还是那句话: When you are at a school, can you envision yourself studying here?If so, congratulations, you have found the school that fits you the most. Don’t let the rankings deviate you from the school that fits you the most.
说了那么多关于我自己的,是时候给一些作为过来人,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了:
- 文书!文书!文书!文书真的是申请季里面最最最重要的东西了。试想一下,大学招生官凭什么在没见过你,没和你聊过天的前提下录你?而他们可以通过文书在脑海里把你这个人塑造出来。你要在文书里面真真正正地体现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的兴趣是什么,你为什么对某样事物感兴趣。这些都是你需要考虑的。Tufts有两篇文书,每篇文书我前前后后都差不多改了将近20稿。诚然,改文书的过程会很痛苦,不过你会发觉改着改着,你会真正想一些你这17年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我是谁?我想把我的哪一面展现给招生官?过去的十几年我在干嘛?Brainstorm永远是最痛苦的事情。当你觉得非常unique的点子被一枪击毙的时候的痛苦仿佛历历在目。在交ED前的2个礼拜,我改了差不多13稿的主文书在大姐的建议下成为了垃圾筐中的300kb。这里,我得额外感谢大姐把我从之前的那篇文书里拉了出来。和大姐在办公室里聊了将近一个下午后,大姐突然给了我一个点子,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norms in China. 这个点子犹如当头一棒,给了我一记重锤。原来我都太拘泥于之前的想法,从来没有好好考虑过那究竟是不是最适合我的主题。当天晚上回去,我奋战到深夜交出了第一稿。在随后的两个礼拜,pressure was on me。每天至少一稿,终于在最后一天,完成了我申请季最为自豪且舒服的文章。所以,不要害怕改变。树英的老师们会一起帮你度过难关。你需要做的就是find out your true self and present it in the best form, that’s enough!
- 标化的话,我个人是考了托福和SAT。 托福的话就是两个字——刷题。托福题目真的好找,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是40多篇TPO。每天刷几篇难道做不到吗?而SAT的话,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更多是临场发挥。数学的失误成了我没法提早摆脱SAT的重要原因。做完阅读和语法整个人都迷迷糊糊,感觉萎靡不振,所以记住了,一定在SAT考前睡眠充分而且带好补给,临时拜佛脚是没有用滴。当然,没把题目都差不多刷够的人是没有资格把责任推卸在临场发挥上的,毕竟就算给了你时间,也没啥用啊!综上所述,标化出分,刷题是王道。
- 关于面试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面试的。不理想的面试可能在你的申请季上倒扣分。我的话是选择了第三方面试 initial view来,这个的好处是假如面试不是很成功,你还有机会预约第二次,而且你也可以选择性的把面试发给学校,感觉比Alumni面试保险点。自信是面试的首要条件。你要让面试官看出你是真的了解你在大学要干嘛而且有个明显的规划。我的面试的话还是讨论国际关系。在面试前,我专门准备了关于沙特记者在大使馆被谋杀的新闻的内容,这样的话,假如面试官问了一些关于时事新闻的问题,我也可以侃侃而谈,而不是呆坐在那里。总而言之,面试是让大学看到你的一次机会。除了在CA和文书上的你,你还具有什么特质,这些你都可以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给大学看。
- 最后还是活动的问题。我的活动是我申请季最为薄弱的一项。在瑞士小村庄,我们学校实在是没啥活动,而且周围也是被大山包围。但是我的活动尽管没什么让人震惊的项目,我也是踏踏实实地做完了。在列支敦士登银行来我们学校做的创业大赛中,我和同学做了一个校内网上购物平台。我主要负责宣传和协调还有在assembly上宣传演讲。还有一个活动是我连续三年去达沃斯组织义卖。在冰球比赛时组织义卖来帮助白血病儿童。看上去可能也就这么回事儿,但是这些活动都和我的专业息息相关。活动不需要多么的fancy, be precise and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show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
其实申请季说到底,还是给大学展现出你自己。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把你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学看就行了。”
最后还是需要借助这个机会感谢大家。谢谢树英给予我在申请季这么大的帮助,无论是尽职尽责的我的文书mentors – Gene, Rebecca, Kerri and Josh (Thank you guys SO MUCH) 还是给了我许多一起奋斗的战友,这些都是我申请季不可磨灭的回忆。谢谢老板和大姐,平时由于时差问题,总会在奇怪的时间问你们问题,而你们也是总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回答我。谢谢佳易姐,school list疯狂改动的我也是幸运的早早结束了这个马拉松。谢谢树英之夏的所有人,无论是老师,2019er还是2020er,那个暑假是我过的最充实,最有收获的暑假。谢谢我的爸爸妈妈,在这个申请季文书修改到奔溃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在知道我要学IR这个专业的时候也说:“儿子,我们支持你的决定。” 没有大家的帮助,结果绝对不会让我这么满意,所以由衷的感谢你们。
属于我的申请季结束了,但我知道这也只是漫漫长路的一个起点。
树英2019er,祝愿所有人擒获自己想要的offer。 刚刚踏入新年的2020er,属于你们的申请季就要开始。拼一拼,闯出你们自己理想的申请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