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2019 | El Dorado

 In Student Reflections

El Dorado

Gaily bedight,

A gallant knight,

In sunshine and in shadow,

Had journeyed long,

Singing a song,

In search of Eldorado.

— Excerpt from Edgar Allan Poe, Eldorado

其实我挺早就开始构思这篇树英成长了,却拖拖拉拉到现在才动笔。其中一半缘由固然源于自己的拖延症作祟,另一半则是因为思绪混乱,不知从何讲起。如今回过头来看我的申请季,其中的欢笑和泪水也只是弹指一瞬。曾经想过要写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送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又觉得这些叮嘱已经足够多;也打过写抒情鸡汤的心思,但一下笔自己都忍不住了,于是最后还是决定随着我的思绪写下一个属于自己申请季的流水账,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随意拾起一些过去的记忆开始吧,还请大家多担待我初中都没毕业的中文写作水平: )

又做了同一个梦

无边无际的沙漠尽头

耀眼的城市

总会在触及之前消失无踪

十四岁那年的我和家人完全不知美国的大学升学为何物。浑浑噩噩地听从着父母的指挥,我草草上了一段时间的托福课,初考完还没出成绩呢,就被幸运地补录到了现在的美高。与同龄人比起来相对顺利的转换使我彻底地沉浸在了出国的新奇感里,完全没有也没能想过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是啊,我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我不知道。我希望这一切能被别人按部就班地安排好,而我可以一直做那个服从者。

回想一下,唯一能用来客观评价我前两年高中生活的两个字就是“瞎过”。当时的我常常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心神不属,在各种自顾不暇的小烦恼里忘记了出发时偶尔冒出的雄心壮志。十年级末尾,当别人已经开始为了升学准备起来的时候,我却仍丝毫未考虑过自己对于大学的规划。我们当时签的另一个中介也只把关注点投在申请那届上,并不来管我。最后还是我妈终于看不下去了,催着我申了个夏校。我随手递上了一份申请以后被录了,于是在升十一年级前的暑假我第一次来到了芝加哥这个城市。

我还是很喜欢芝加哥的夏天的,那里的一切都符合我关于大学的想象。“我觉得在这里度过我的未来四年挺不错。” 我自己曾经这么对自己说。我对于所有事物的看法大都模棱两可,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喜好。而当我经历过在那里的五周后,我就确定了自己可以在那里过下去,便坚定了ED那里的想法。我对于芝加哥大学得过且过的那种喜欢方式也延伸到了我对另一所ED校的选择上:17年的感恩节,当我和学姐们一起在费城周边探索的时候确定了我在那里可以较为平和地度过四年,从而对于在丝袜上学有了信心。就这样,我对于两所ED校的挑选就建立在了这种似是而非的好感上。

现在想想,只要我当初凑巧去的是两座其他的城市,可能结果就已经会不同了吧。不过生活哪有如果。

向着我要去的那个地方

要开始一场遥远又艰难的旅程

哪怕无法笃信

无法许下约定

17年的暑假末尾回到学校来,看着同龄人纷纷开始考标化甚至已经考出了成绩,心一直很大的我终于有了紧迫感。十一月,当上了一个暑假班以后就毫无准备的我走进小小的SAT考场时,我的申请季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所幸初考便出了一个不错的分,很快定下了大家的心。十二月份的SAT II很快也来了,我也算是有惊无险地考过了数学。考标化初期的顺遂一下让我放松了起来,于是就彻底飘了,以从不复习的状态去随便考了每一场试。直到十二年级的十月,当日子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剩余的SAT subject和托福才终于险险出了分。这样想想,还是应该强调一下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考标化还是要乘早!!!我拖到最后的方式完全不可借鉴。

也正是在十一年级的下学期,我才遇到了树英。我们早已对原来那个中介只管代写文书的做派和狮子大开口的架势有诸多不满,最终还是在春天的时候决定彻底与他分道扬镳。三月底,在我春假结束回美国之前,父母带着我来到了已经关注挺久的树英。由于之前已经学(shi)习(jian)了很多学姐学长们写的树英成长,踏入树英的那一刻,一向怕生的我一点也不紧张而甚至有一些熟悉感。从前台绕进去,就看到很多学生在放松地互相聊天,高高大大的老板热情地迎上来接待了我们。带我们进了他办公室后,就问了我各种方面,互相南辕北辙的问题。看着他认真地一边听我语无伦次的解释一边在纸上记着笔记的样子,我忽然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会真正听从我,这个申请者,意见的地方。当天离开了树英之后我和父母按照原日程安排去了另外一个中介那里。和树英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地点不同,那个中介坐落于最昂贵的地皮上,办公室装修得十分精致,但是其程序化的流程却只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感到缺失了一种申请季需要的温暖和支持。在前台小姐公式化的微笑中离开那个中介大门的一刻,我和我的父母对视了一下,当下便坚定了去树英的选择。

加入树英以后,我便回了学校。在之后的三个月里,我一直保持着线上的交流,做着进入申请季的准备。虽然标化(当时看来)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准备升学的我完美地在其他方面拖了自己的后腿:)

在活动方面,我尤其让所有人很是头疼了一下。高中前两年,我对于课外活动的参与度非常任性—除了我唯一感兴趣的音乐马术等以外,其余活动的involvement无限接近于零。直到十一年级我才有了些参与课外活动的意识,而在老板大姐和我父母帮助brainstorm的过程之后我也才去了解了有益于了解专业方面的实习机会。在放假前的三个月我仔细研究了各种可能有的机会并安排好了实习的日程,而18年的暑假就在我各种实习中忙乱地过去了,勉强凑足了我的简历;但现在想想,除了填满commonapp的十个空格以外,也正是这些实地经历给我的文书提供了各种素材。

暑假回国之后,我就去参加了essay A班。那段时间的对话很有启发性,让我能够去思考了很多我曾经从未想过的生活点点滴滴。有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小点,在反复的打磨和延伸中最终成为一个意料之外的关于我的有趣话题。整个暑假,我都在拖延症中和无数的文书作斗争,幸运的是每次去树英,如果有卡住的地方,只要有人有空都会愿意细细地和我聊一聊去brainstorm。写文书也算是我申请的时候最大的struggle了吧,尤其在回校之后,每次做完学校里的事都快半夜了才开始写文书,一直写到凌晨。当然我也充分发挥了我的拖延特长,硬是拖到老板发来夺命连环call才行。这就导致我一直到EA、ED阶段都没怎么进入状态,文书写不完然后硬生生取消了两个EA校的申请(现在想想我心是真大,感谢老板大姐还有我爸妈不杀之恩…)大概到感恩节的时候我才终于慢慢感受到了紧迫性,开始赶上进度。直到ED失利,我圣诞节回国后就开始了在树英和在家疯狂赶文书的过程。没日没夜地加快文书进度,终于也是所有加起来改了一百多稿,在跨年的前后提交完了所有的申请。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像和时间赛跑,努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能让所有人还算满意。这个惊心动魄的体验我反正是不想再经历一回了哈哈哈哈哈哈,但愿学弟学妹们不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吧。

申请的另一大块,选校方面,我则没有过多纠结。由于SAT出分还算早,我挺顺利就定下来了大概的学校,交给大姐过目改了改。后来EA录了两所以后,又做了一些改动,去掉了safety申了一些更冒险一点的学校,如今回忆起来觉得真的是大型抽彩票现场,幸好玄学命运之神还算眷顾我了。

整个申请季我过得充实而又辛苦,经历是不想再经历一回了,但是还是在整个过程里学到了很多。升学应该是人生中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艰难,但是却让我们离梦想,进了这么一点点。

 

哪怕哪天会身处风暴之中

只要在一起

就会无所畏惧

这么久了,我也想去感谢那些给予我力量和勇气的人们。是你们的信任和无条件的爱支撑着我一直走过申请季。

To 树英:很感谢申请季遇到了树英的各位!是你们让本该孤独枯燥的申请季变得不再是孤军奋战,让我在每一个拼命做事的夜晚有了陪伴。你们组成了树英这个大家庭,而树英也塑造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一部分。因为是美高生又不在上海居住,我去树英其实不多,但是隔着黑暗中发亮的手机屏幕和各种各样的交流,我却从未感觉被遗忘过,仿佛我们很早便认识过。从没有后悔选择了树英,也谢谢树英选择了我。我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努力的时光,也很感谢那时候有你们互相鼓励。

老板算是树英的灵魂人物了吧!最开始了解到这里便是通过我妈的微信,看着一个叫做D的人天天在朋友圈里絮絮叨叨,和他带着的孩子们熟稔得像了解了很久的朋友。直到加了他以后才发现真的不是营销策略!我在前十八年的人生中没有见过聊天时可以发出这么多爱心感叹号和“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的人,感觉老板永远都带着积极的态度来cheer ppl up,聊天时就会不知不觉变开心哈哈哈哈哈。不过感觉你有时候真的很“心机”诶!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但是心里什么都知道的样子23333 尤其在我拖拉的时候,感觉爱心里都可以传出“杀意”了,还暗戳戳和我妈谈!不过,也正是你的热情和关心才让我尽量顺利地度过了这个申请季啦。对树英er无比大方,发红包请零食都没怎么断过,每次回学校之前见到我也会给我一个热情的熊抱。拉群狂魔,一言不合就组了个新群,我有时候会想你到底微信里有多少个群组啊23333 硬生生给我扩了不少的微信好友。谢谢你进入了我的生活,爱你❤️❤️❤️

如果说老板是树英的心脏,那大姐绝对是树英的大脑。在学姐学长的树英成长里多次久仰大姐的大名,纷纷表示会把人聊哭…所以呢,我第一次去见大姐的早上是很有些紧张的,直到看到了本尊。当漂漂亮亮的大姐温柔亲切地看着我给我插刀的时候,心大的我竟然一下子放松了,觉得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她诶!也是被无数次补刀后我才尝试着反思我自己,总结和思考出可以用的题材。大姐真的超级尽责,有问题永远会回,每次都很认真地帮我改文章改题材,分析时总是能直戳要点,总是能让毫无头绪的我茅塞顿开。申请季前期的我一直没有进入状态而对申请季完全没有真实感,如果没有大姐的叮嘱和催促,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我怎么可以最终进入好好申请写文书的状态!感觉大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总是能用最温柔的语气插最狠的刀,心里比谁都在意我们。感谢你一路以来的帮助和关心,要接着瘦下去美下去哦~

Thank you to Brett and Kerri! You guys are the best mentors that I can possibly ask for, and I am so grateful that I have this team of super helpful people with me in this process. Thank you for bearing with my procrastination and for helping me work out tricky topics in the little amount of time given. It’s been such an amazing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you both, and I truly wish you the best! Again,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you guys have done for me <3 There’s absolutely no way I can get through all this mess without you.

对啦,最后还要谢谢爸爸妈妈。你们给予我的信任与爱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这个我,有你们做我的后盾,我每一步都走得很安心。我知道你们在申请季的时候有很多的顾虑和担忧,感谢你们选择了不来把压力施加到我身上而是相信我。我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而骄傲。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要彼此担待哦!

Gotta find the Eldorado

申请季的最后我林林总总也收了十个offer,加上经历了defer,翠菊,翠鹿,备胎加备胎转正各种体验,还算值得,毕竟一早就录的可能反而没有我花了这么多申请费体验那么丰富 (?我都在说什么啊)。

申Hopkins纯属偶然事件,所以我其实一开始没有把它太过放在心上。出结果的那天,我正早起准备飞去首尔看当天下午的演唱会,在刷牙前随意点开了portal。当跳出一个蓝蓝的界面时我脑海空白了三秒,然后就跑出去叫帮我一起整理行李的父母啦!缓了下神后,我就匆匆忙忙地去了机场上了飞机,一直到落地在了首尔才终于有了真实感。三月的下半个月,因为有了JHU所以就心态就彻底放稳了,还算是平静地度过了接下来的一大波结果。在收到JHU offer之后的半个月我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它,这才一点点寻找到它的闪光点,惊喜地发现它其实无比适合我的需求,学校的氛围也是我很喜欢的。也许也正是因为AO看到了我和它的匹配度才选择了我吧;如果说前两个ED校是无疾而终的单相思,这一段可能才是我真正的缘分。

El Dorado是陪伴我了一个申请季的歌之一,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以它为这个树英成长的主题。它是南美传说里的黄金之国,但对于我来说则是代表了我努力寻找的光的方向。申请季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但是它已经过去了。我会珍惜在这段很重要的旅途里遇见的这么多美好的人和事,也会从失败和悲伤里成长。现在想想,有一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感恩和庆幸。遇见你们,何其有幸。

生活仍然会继续。

这篇树英成长在我十七岁的最后几天硬是赶了出来,勉强也算是致敬自己的成年礼了。过去这么久,我自认为自己在大体顺遂实则磕磕绊绊的人生经历中成长了不少。十八岁的我还在旅途上,希望终有一天我可以寻找到我的El dorado,那个我想要到达的地方。我很喜欢Winston Churchill的一句话,这里送给自己吧。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a beginning.”

生日快乐!

Recent Posts

Leave a Comment